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1982年3~4月,我们在马旺水库两个鱼池(每个池1.4亩)作了鱼池防渗试验,其中一个是采用单层厚度0.1毫米聚乙烯塑料薄膜铺砌,防渗效果92%;另一个是采用水泥土防渗,厚度5厘米,水泥掺加量为1:9(水泥;砂壤土重量比),但经灌水试验,防渗效果只有20.3%,很不理想。1983年12月至1984年8月,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与对象农桐间作是豫东平原一大生产优势。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兴起,河南平原地区的农民,营造泡桐混农林发展很快。但混交规格与采伐利用则较随便,尤其有的在狭长块的自留地上随意栽值;对于采伐利用,不是管的过严就是过松,容易造成影响农村搞活经济或一次性大量采伐,使农村间作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角規测树理論的創立和角規工具的发明与改进,是林业科学上的重大进步,角規的优点是效率高,应用广:如水平角規可以用来测算林地上树木的胸高总断面积,株数分布、平均直径、上部直径、水平距离和蓄积量等調查因子。这几乎解决了森林調查中的基本調查因子的測算任务。应用角规測树是一种抽样的方法。因而,角規在国际上不仅在林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已經为植物群落学的研究所采用。經过1957年苏联林业杂志的介紹,角規在我国即开始試用。1958年我省林野調查队亦进行了試用,在試用过程中,經中央林业科学院試驗証明,用角規測树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在南方杉木人工林中0.1公頃标准地上,用木尺角規繞測比每木检尺提高时效6、1倍。由此可见,角规确实是  相似文献   
4.
今年第一期林业科学上,发表了黄道年同志的“广西杉木立(林)木材积表的编制”一文,介绍了一种数式法编制材积表的方法,为广西省编制出了重要用材树种杉木立(林)木材积表,这对发展我国林业科学和林业生产作出了相当的贡献。但正如编者所指出的,这篇文章在公式来源和理论分析研究上存在着不够详细的缺点。个人读后有下列几点不成熟的意见,特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在森林资源清查中,已广泛使用角规点抽样技术,而角规线抽样除台湾之外,尚未见应用报导。为了探讨线抽样在森林资源清查中应用的可能性,一九八○年与省林业厅国营林场处共同组织部分山区的二十三个国营林场技术员,在薄山林场进行森林经理调查培训,在全场试用了角规线抽样技术,系统布设面积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彻底摸清河南省马尾松、杉木的分布情况与生长特点,为进一步扩大和提高马尾松和杉木的造林范围与生长速度提供依据,原河南省林业厅于1956年提出了“河南省马尾松、杉木的分布与生长调查”的科研项目,由河南农学院林学系,厅直属鸡公山林业试验场合作担任。自1956年夏季起,先后进行了三次野外调查。这次调查踏遍了本省大别山系的商城、固始、光山、罗山、信阳、新县;桐柏山系的桐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研制 TGC—300型光学测树仪的目的,是为改进在树种选优和森林调查工作中进行爬树或砍树的测树方法,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工效和节约林木资源。在研制设计中,本着“洋为中用”的方针,对国外光学测树仪(分为光叉式、短基线视距仪式和轮尺式三大类)的研制发展概况和其中有代表性的速测镜、巴尔一斯特劳德测树仪与惠勒五棱镜轮尺的基本原理及主要优缺点进行了学习分析。认为五棱镜轮尺具有结构简单、用平行视线观测直径和能直接读出  相似文献   
8.
河南森林资源贫乏,木材供需矛盾尖锐,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频繁,给四化建设的影响极大。如何从实际出发,合理经营森林,逐步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是少林省份林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一、实现河南森林永续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解放初概略统计,全省森林复被率仅7%左右,呈现一付荒山秃岭、赤地茫茫、水旱风沙灾害不断的荒芜景象,是我国华北中原地区少林缺粮的有名贫困省份。解放后,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使予西山区森林有所恢复、予东、予北平原营造了农田防护林林带、林网和防风固沙林。并先后建立国营林场88个,社、队林场26,000余个,使广大山区、平原、沙地的成片森林加强了经营管理。1976年调查全省森林,除盲目破坏和必需的自采自用消耗外,森林复被率达12.5%,连同四旁和农田林网树木折算一  相似文献   
9.
前言我国对农田林网的气象效益和促进农田粮食增产的作用研究的较多。但对把农田林网看作一种利用林木构成林网保护农作物生长的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其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的问题等,则未见报导。这项研究,是对林网林木与农作物的生物产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作出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完整地评定农田林网的效益,对林网林木的全树利用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南森林资源贫乏,木材供需紧张,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频繁,对四化建设影响极大。如何从实际出发,合理经营森林,逐步作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是林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现就河南森林永续利用作一初步探讨。建国后,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我省大力开展了造林、育林和护林工作,使河南山区森林有所恢复,平原地区生态条件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工作上“左”的错误影响,森林破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