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播期与播量对直播早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嘉早17和陵两优21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与播量对直播早稻的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直播越晚,出苗率和成苗率越高,而生育期随之变短,水稻株高随生育期缩短而逐渐变矮;直播时期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大于播种量,4月5日播期的产量最高,中嘉早17的平均实际产量为524.1 kg/667m2,陵两优211为491.5 kg/667m2;中嘉早17的直播量以10粒/穴(6.0 kg/667m2)的产量为最高,陵两优211的直播量以7粒/穴(4.5 kg/667m2)最为宜;另外,早稻品种中嘉早17比陵两优211更适合直播。  相似文献   
2.
水稻主要害虫生态防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稻虫害频繁发生,在防治上随着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日渐增大和用药次数增多,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为探索和推广水稻害虫的生态防控技术,简要介绍了生态防控技术的发展历程、稻田中主要害虫变化趋势、自然天敌特性、稻田主要害虫生态防控措施和防控效果,大量实践证明稻田害虫生态防控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3.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晚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湘北环湖平丘区水稻生产上增产、增收的效果,2011年在益阳市赫山区毕架山乡中档村进行了晚稻缓控释肥与有机肥、常规化肥定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前期肥效释放较快,土壤中速效N、速效K含量分别为227.33和180 mg/kg,显著高于有机肥和无肥处理,为水稻前期分蘖生长提供更充足的营养物质,且能起到改善土壤营养的作用;湘晚籼17号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产量表现为缓控释肥>有机肥>常规施肥>无肥对照。  相似文献   
4.
以缓释肥、有机肥为试验对象,常规肥和无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中氮磷钾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肥相比,缓释肥处理的水稻增产1.9%~4.0%,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提高1.4%~2.2%和1.9%~3.5%,生育期没有差异,而有机肥处理较之延长2~3 d;缓释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均促使肥效后移,水稻生长前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相对适中,而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缓释肥处理和常规肥处理,水稻生长后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较常规肥处理高,而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缓释肥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缓释肥处理表现出干物质积累前期慢、后期快,至成熟期其干物质积累量比常规肥处理增加3.0%~3.7%,收获指数提高0.2~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中香黄占是海南波莲科技有限公司以鄂香 1 号为母本、黄华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经海南与湖南两地来回加代培育而成。该品种适宜在华南区域作早稻种植,在长江中下游作晚稻种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及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8 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 2018015),2020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审稻 20201055),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 20210306)。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超级杂交稻P88s/1128为材料,研究了覆膜栽培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钙(Ca)、 硅(SiO2)吸收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硅、 钙吸收总量与蒸腾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条件下旱作水稻产量比无膜栽培提高了3.64%;覆膜栽培下湿润处理后穗部钙吸收量为1.58kg/hm2,显著高于灌水处理;栽培模式和水分管理2种处理因子均对水稻后期钙、 硅的积累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覆膜旱植栽培下超级稻后期蒸腾速率与穗部硅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r=0.8561*,P=0.0066)。覆膜和后期灌水提高了群体蒸腾速率,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促进了茎叶中储存的碳水化合物向穗部转运,另一方面,蜡熟期过高的蒸腾速率会导致茎秆中碳水化合物过量输出,可能带来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适时播种、带肥培育多蘖壮秧、少苗匀植、轻氮重钾、主攻多穗、间歇灌溉、防治倒伏等生产措施连续3年在湘北环湖地区种植湘晚籼17号,利用“蜂-蛙-灯”综合防控减轻病虫害,发挥湘晚籼17号耐旱、生长繁茂、适应性广、高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平均产量最高达7593kg/hm2.  相似文献   
8.
刘功朋  曾翔  刘明章 《中国种业》2024,(6):191-193,196
中香黄占是海南波莲科技有限公司以鄂香 1 号为母本、黄华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常规稻品种,具有株型适中、长势好、米质优、丰产性好、后期熟色好等特点。对中香黄占在海南各地的示范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通过良种配套栽培技术促进优质高产品种在海南的推广与应用,提升水稻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
稻螟赤眼蜂防控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长沙县优质稻基地,开展了大面积释放稻螟赤眼蜂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害虫的防控效果较好,是一项发展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推行绿色防控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不同蛙类及其密度对水稻性状和主要害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稻田放养不同密度的3种蛙类(青蛙、牛蛙和泽蛙)对早稻、晚稻主要性状和主要害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蛙类对水稻农艺性状及有效穗数、千粒重无显著的影响,但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稻谷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放养较高密度的青蛙或牛蛙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稻谷产量;放养3种蛙类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放养青蛙或牛蛙的防效较好,且放养密度越高防效越好,但均不及施用普通药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