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发病情况定兴猪场张某存栏15头母猪,2头公猪.40头育肥猪。其中一头母猪于2009年2月13日晚上分娩产出14头仔猪。乳猪产下后都很健壮。膘情极好。第二天就发现有两头乳猪眼眶发红,闭目晕睡.接着乳猪体温升高。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  相似文献   
2.
文中阐述了西安要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入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广泛宣传,树立绿色的发展观;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对西安市内道路绿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归纳总结了西安道路绿化常见植物种类、西安道路绿化植物搭配模式以及西安道路绿化景观的特点等,根据调查结果,合理分析概括出西安城市道路绿化现存的不足与问题,结合西安市自身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提出今后城市道路绿化发展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水稻开花期喷施氯化氨基乙酸对水稻中Cd转运特性的影响,以湘早籼24号(X24)水稻为研究对象开展盆栽试验,对水稻籽粒及各器官中的Cd含量、水稻必需元素(K、Mg、Ca、Fe、Mn、Zn)及水稻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叶面喷施0.8 mmol·L-1氯化氨基乙酸显著降低了稻米和穗轴中的Cd含量,稻米中的Cd含量从0.28 mg·kg-1下降至0.17 mg·kg-1,降幅为39.29%。通过对水稻体内各器官间Cd转移系数的分析发现,开花期水稻叶面喷施氯化氨基乙酸可以显著降低Cd离子从穗轴向籽粒、穗节向穗颈、倒二节间向倒一节间的转移系数,即倒二节间向上的转移效率降低导致了稻米中Cd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叶面喷施氯化氨基乙酸降低了水稻籽粒和穗轴中Ca的含量,促进了K、Mg和Zn从倒一节向穗轴的转移。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叶面喷施0.8 mmol·L-1氯化氨基乙酸后,稻米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8.54%和22.96%,甘氨酸含量减少了51.92%。由此可见,水稻开花期叶面喷施氯化氨基乙酸有利于稻米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合成,能促进K、Mg和Zn的转运,并通过抑制Cd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过程显著降低稻米中的Cd含量,该方法在我国南方Cd污染农田水稻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湖南水稻田土壤Cd污染问题,用沼渣中提取的腐殖质作为土壤淋洗剂,研究沼渣腐殖质溶液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的淋洗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振荡淋洗方式研究沼渣腐殖质溶液对不同含量Cd污染土壤中Cd去除效果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并对淋洗过程中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动力学分析,最后初步探讨沼渣腐殖质溶液淋洗去除土壤中Cd的机理。结果表明:当液土比为4∶1(质量比),淋洗时间为120 min时,沼渣腐殖质溶液淋洗低含量和高含量Cd污染土壤对土壤中Cd去除率分别为57.73%和54.66%。沼渣腐殖质淋洗土壤的过程为非均相扩散过程。淋洗后土壤中可提取态Cd去除效果明显,同时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有所提高,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与淋洗前土壤上种植的水稻相比,淋洗后2种土壤上水稻种子发芽率以及幼苗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有所提高。沼渣腐殖质溶液淋洗Cd污染土壤可破坏土壤中的O-Cd键。说明沼渣腐殖质在Cd污染农田修复和Cd污染工业场地修复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