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北省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ISSR和SRAP 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湖北省5个地区的48个油茶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ISSR分析、SRAP分析,还是ISSR+SRAP的组合分析均显示油茶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的6条引物共产生74条扩增带,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比例为94.59%;SRAP的11对引物组合共产生64条扩增带,其中有60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平均为93.75%;ISSR+SRAP的组合分析多态性比例为94.20%。2种分子标记及其组合所作的分类趋势基本相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将5个地方居群分为2个类群,武汉新洲、黄冈红安、咸宁横沟桥和黄石阳新居群为一类,而恩施鹤峰居群单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物柴油具有环保性和可再生性,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石油资源贫乏国家的高度重视。介绍了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阐述了其现有的各种生产方法,并对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SRAP)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具有简便、稳定、高共显性、易于得到选择条带序列等优点。阐述了SRAP的原理和流程,论述了SRAP在作物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不同地区油茶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  刘双青  梅辉  董妍玲  吕明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70-14071,14075
[目的]研究湖北省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AFLP标记对湖北省5个地区油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4对引物对48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清晰的扩增条带4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占84.44%;油茶居群的多态位点在22.22%~53.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140 1~1.228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084 3~0.144 2,Shannon′s信息指数在0.126 2~0.227 8。聚类分析将居群分为2大类群,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其亲缘关系。[结论]油茶不同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差较大,油茶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为今后油茶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茶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DNA为材料,对AFLP分析中的基因组DNA酶切用量、连接液稀释倍数、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Mg(2+)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比较.结果表明,用EcoR I和Mse I双酶切500ng基因组DNA效果最好,酶切产物加接头后稀释10倍进行预扩增效果较好.在Mg(2+)浓度为50μmol/L时,预扩增产物稀释90倍作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