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高中阶段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以收费为基础。农民工子女高中阶段的教育一直被社会所忽视,以致影响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平的实现以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从法律制度、教育体制、职业教育以及社会救助方面为其提供帮助,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困境是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低保边缘群体为调查对象,在对其存在现状及救助困境分析的基础上,就完善救助体系、加快社会救助立法、建立长效救助机制以及扶贫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确立并进入完善阶段,在制度扩面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如覆盖率的确定、资格条件的界定、入户调查的实施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低保制度完善和发挥制度有效性的主要障碍。因此,正视这些问题并予以主动化解,是当前农村低保制度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低保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低保信息数据库可以简化工作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和救助的一体化。但是,建立农村低保信息数据库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软硬件设备的缺乏、管理人员不足及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入户调查难等。建立社区管理的信息数据库需要政府在配备管理人员和经费的同时,加强农村低保信息数据库自身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潍坊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全面推开,在筹资管理模式、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调查中也发现试点存在某些局限和有待于纾解的问题。基于潍坊市试点的个案研究,对当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进行探讨,并在广泛借鉴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符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中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界定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在界定标准中充分考虑到家庭支出、开发式扶贫等因素,确保救助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普遍建立。山东省农村低保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统筹层次的提高、全部入户调查的实施、数据库的建立和动态管理机制的探索等,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制度的良好运行得益于政治、经济、民主文化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因此,分析低保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其致因有利于当前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