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不同树莓品种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莓叶片为试材,分析了叶片的厚度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表皮毛、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保卫细胞等叶解剖结构,比较了不同树莓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凯欧"和"莎妮"的叶片最厚,"加拿大黑莓"次之,其次是"南方黑树莓""海尔特兹"的叶片最薄;"凯欧"的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均最厚,其次是"莎妮""加拿大黑莓"和"南方黑树莓"居中,"海尔特兹"最薄;"凯欧"和"莎妮"的气孔密度均最大,"加拿大黑莓"和"南方黑树莓"居中,"海尔特兹"最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发现,5个树莓品种中"凯欧"的耐旱性最强,其次是"莎妮",再次是"南方黑树莓"和"加拿大黑莓";"海尔特兹"的耐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2.
以铁皮石斛丛生芽为试材,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法优化生根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添加物浓度对生根的影响,以筛选最适的铁皮石斛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香蕉泥对铁皮石斛生根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培养基成分为1/2MS+2.5mg·L~(-1) NAA+1.5mg·L~(-1)IBA+150g·L~(-1)香蕉泥时,生根率可达到100%,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刘太林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5):37-39,50
综述了蓝莓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蓝莓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生根培养技术。分析了组培中的问题,并指出了以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以草木樨破坏生长点的茎尖作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激素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新生芽.获得最佳分化培养基配方MS+4 mg/L 6-BA+0.2 mg/L IAA.利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进行PUTNHX基因的转化,获得大量转基因苗.在含盐量分别为0.4%、0.8%、1.2%的培养基中测定转化苗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0.8%浓度下,转化苗生长时间明显高于野生苗.野生苗第3周已全部死亡,而转化苗仅有个别叶片变黄,说明转基因苗可以耐0.8%的盐.PUTNHX基因的转化确实提高了草木樨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大豆品种种子萌芽期的耐盐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0个栽培品种大豆种子进行不同盐浓度处理(3、6、9、12、15、18 g·L-1)后,统计了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胚根长度,分析了其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和各指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了各品种的耐盐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品种问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胚根长度都呈下降趋势,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当NaCl浓度增加到9 g·L-1时,各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差异最大.在12 g·L-1的盐浓度下品种间相对胚根长度差异最大.各品种中耐盐浓度最高的为绥农10(可耐12 g·L-1的盐),其次为抗线4和飞龙1(可耐9 g·L-1的盐).耐盐半致死浓度最大的品种为绥农10.耐盐极限浓度最高的也是绥农10.综合分析各指标抗盐隶属值,各大豆品种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绥农10>抗线4>丰豆1>龙选1>合丰55>飞龙1>垦丰16>绥农14>黑农48>黑农44.  相似文献   
6.
杂交苏丹草是高梁与苏丹草杂交种,产量比普通苏丹草提高40%,原产非洲苏丹,1909年输入美国,成为夏季重要牧草,是当前世界各国种植很普通的一年生夏季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7.
不同油葵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不同NaC1浓度(0.05、0.1、0.15、0.2、0.25、0.3、0.35 mol/L)处理下,测算8个品种油葵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胚芽长度.用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进行耐盐性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在盐胁迫下,总体趋势是随盐浓度的增加,各品种油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结果表明:油葵具有较强的耐盐性,8个品种的油葵耐盐性强弱的排列顺序:567DW>658>瑞特姆>新葵杂4号>欧洲油葵>F53油葵>F57油葵>条山.研究8个油葵品种种子萌芽期耐盐性,为选育优良抗盐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野生乌桕的组培和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乌桕的组培再生体系用于转基因育种,现对乌桕的芽分化和根系的再生进行了研究。以乌桕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外植体污染率,不同激素浓度(IBA、BA、NAA)和处理组合对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汞消毒10 min可降低外植体污染率至12.5%;细胞分裂素6-BA对乌桕芽的分化效果明显,各浓度处理中,以6-BA 1 mg/L处理的芽分化数最多;乌桕芽的分化还与IBA的浓度有关,最佳的芽分化配方是MS+6-BA 1.0 mg/L+IBA 0.1 mg/L,分化率达617%;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 1.0 mg/L+IBA 0.1 mg/L,生根率达97.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的多倍体诱导。[方法]以铁皮石斛蒴果为材料,诱导萌发出铁皮石斛圆球茎,研究不同浓度的NAA、6-BA对铁皮石斛圆球茎增殖的影响;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对多倍体铁皮石斛诱导的影响。[结果]NAA浓度为1.5 mg/L、6-BA浓度为2.0 mg/L时,铁皮石斛圆球茎增殖效果最好;秋水仙素浓度越低、处理时间越短时,成活率越高、诱导率相对较低;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增大,处理时间延长,诱导率升高,但死亡率增大。[结论]秋水仙素浓度在0.15%、处理时间为48 h时,成活率达40%,诱导率为3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刘太林  李黎  周正涛  黎祥 《北方园艺》2015,(18):145-148
引种了6个蜜环菌菌种分别接种于8个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筛选试验。从萌发时间、满皿时间、生长势、菌索干重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菌种AM7在培养基配方8(马铃薯20g,木屑20g,麦麸20g,胡萝卜20g,蛋白胨5g,牛肉膏5g,葡萄糖20g,琼脂10g,KH2PO42g,MgSO41g,维生素B110mg,水1 000mL)上萌发时间最短,生长速度快,生长生物量最大,与其它菌种和配方组合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是最佳组合;菌种AM6和宁强A9菌种在配方8培养基上生长生物量较高,与其它组合差异显著,也是较好的菌种。该研究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和配方组合可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