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筛选的2株解磷菌株(草酸青霉Mo-Po菌株和黑曲霉An M菌株)能通过固体发酵腐熟烟草废弃物和制备功能生物菌肥。以堆料温度维持50℃以上的时间和发芽指数为指标,优化Mo-Po、An M复合发酵烟草废弃物的适宜培养基为70%烟草废弃物,30%草炭,水分含量35%,pH值6.5;An M、Mo-Po菌种混合的适宜比例为2∶1;适宜接种量为基质重量的0.75%。在此优化条件下堆料温度维持50℃以上的时间为6 d,发酵终产物的发芽指数大于99%,烟碱含量为0.19%,An M、Mo-Po菌株孢子总量达6.7×1010个/g。  相似文献   
2.
2016年云南省普洱市和临沧市烟草种植区大面积发生叶部病害,经鉴定为烟草靶斑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此病为云南烟区首次发现。广泛采集2个市的烟草靶斑病病叶标本59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58个菌株,将所获菌株分别与立枯丝核菌标准融合群菌株AG-1-IA、AG-2-1、AG-3、AG-4-HGⅡ、AG-5、AG-6GV、AG-8和AG-9进行载玻片对峙培养,并进行菌丝融合观察,结果表明:58个菌株均属于立枯丝核菌AG-3标准融合群,且不与其他标准融合群发生融合反应。随机选取云南省6个地区各1个代表性菌株,以待测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病菌r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序列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同源性检索比对。应用MEGA 6.06软件和NeighborJoining法,分别计算遗传距离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亲缘关系。基于5.8S rDNA-ITS区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Rhizoctonia solani菌株的ITS序列可明显的分为2个支系,同一菌株的不同ITS序列可分别存在不同的分支中,但所有菌株的序列均隶属相同的融合群即AG-3,且隶属相同融合群的不同菌株之间其序列的一致性可高达99%~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烤烟轮作提供新模式。[方法]在景谷县开展了前作除虫菊、小麦、冬闲地处理对云烟87产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除虫菊前作能增加云烟87的株高、叶数、茎围、最大叶面积,对花叶病、白粉病、赤星病有较强抗性;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在3个前作处理中最高。小麦前作的中上等烟比例最高,除虫菊次之;其烤后烟叶的身份、油分、色度较好,能改善烤烟的感官品质。[结论]除虫菊前作能提高烤烟产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防菌YN48早期防控烟草黑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防治烟草黑胫病,解决过度使用化学药剂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烟草内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YN48菌株于苗期和大田相结合防治烟草黑胫病。结果表明:在苗期喷施500倍(5.1×10~(7 )CFU/mL)YN48菌液3次,移栽后10 d和30 d再各喷淋1次,移栽后20、31、41、51、61、71、81、92 d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100.00%、92.50%、96.26%、96.87%、85.89%、80.71%、70.93%、65.74%,且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可分别提高9.91%和13.07%,展现出早期喷淋内生菌YN48具有很好的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U_(18)均匀设计,探讨不同种源、木质化程度及不同浓度IBA和NAA对迷迭香扦插成活率、生根数、根长、分枝数、苗高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8个处理组合的成活率为24%~96%,生根数量为9.1~36.1条,根长4.9~8.9 cm,苗高3.0~10.8 cm,分枝数1.2~4.5个。在试验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IBA是影响生根数、根长、苗高的关键因子,0.55 g/L IBA浸泡穗条可显著促进根的生长;同时,0.4 g/L的NAA浸泡穗条对生根数有促进作用。不同种源是影响迷迭香分枝数和成活率的主导因素,宽叶半直立型(云南)的迷迭香分枝数较多,绿叶直立型(法国)迷迭香成活率较高。除了分枝数外,木质化程度对各指标均不具有显著影响,由于嫩枝以及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不利于生产上的操作,因此可选择半木质化的穗条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6.
白海群  田泽华  杨明  刘子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38-19439
[目的]研究几种提取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作用及其防治效果,为植物源抗病毒类生物农药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摩擦接种,感染病毒后,喷施白花蛇舌草、莲提取液及由20种植物加工而成的植物源抗病毒制剂(配伍制剂),于接种后第5、10、15、20天测定核酸及类黄酮含量,分析几种提取液对TMV的抑制作用。[结果]喷施植物提取液后,烟株体内的DNA含量升高,均高于阳性对照,说明烟株细胞恢复了正常的合成能力;而RNA含量比阳性对照低,说明烟株体内的TMV含量降低,喷施植物提取液能够恢复植物细胞的正常功能;类黄酮含量增加。植物提取液抑制了TMV在烟株体内的复制能力,其中以配伍制剂的效果最好。[结论]喷施植物提取液能够恢复植物细胞的正常功能,以喷施配伍制剂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洱烟区气象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烟叶生理特点及烘烤特性,在密集烤房中开展烘烤工艺研究,找到一种有效降低烟叶烘烤损失的工艺方法。结果表明,对于暖湿气象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烟叶,用气流下降式4层密集烤房烘烤时,减少干球温度低于38℃的低温变黄时间,延长38~42℃高温变黄时间,并将此阶段湿球温度保持在34~35℃(正常范围内的低值)范围内,能够较好实现烟叶在变黄中期颜色变化与干燥程度协调同步;在烟叶变黄后期,干球温度为41~42℃阶段,将湿球温度保持在35~36℃(正常范围内的低值)范围内,使烟叶既达到黄片青筋的变黄程度,又达到失水45%~50%的干燥程度,之后再转入定色阶段,能够明显减少黑糟烟、青烟、挂灰烟比例,烤后烟叶外观更为鲜亮,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 鄱阳湖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湖面因季节变化伸缩性很大,在21米高水位时(吴淞基准零点以上),面积可达3960平方公里。水位在13米时,湖水落糟,滩面显露,湖草竞长,旷如草原,草洲面积达172万多亩,形成“夏秋水天一色,冬春草洲无边”的特异景色,是良好的牛、猪、水禽天然牧场。  相似文献   
9.
植物在逆境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在体内大量积累,是反映植物抗胁迫性的重要生理指标。文章采用茚三酮比色法对放牧退化梯度(轻、中、重)和恢复梯度(围栏内、外)两种环境梯度下草原群落主要优势种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种类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也逐渐由葱属植物代替禾本科植物,优质牧草的植物数量及所占比例减少,而退化指示植物种显著增加。在退化梯度上和短期恢复梯度上,植物地上部分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地下,脯氨酸的积累与植物抗旱敏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白海群  刘子仪  崔德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94-14996
以白花蛇舌草提取液对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发病前后烟株进行处理,分析了烟草叶片中与抗病毒性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对烟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提取液能使烟叶总酚含量升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增强、膜透性及烟叶品质有所改善,预防处理优于治疗处理。可见,白花蛇舌草提取液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增强烟草对TMV侵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