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94年汛期,二龙山水库流域内连降暴雨,洪水来势凶猛,峰高量大。在省、市防汛部门的指导下,经科学调度,合理蓄泄,战胜了洪水,取得了防汛抗洪战斗的全面胜利,水库充分发挥了自身效益和社会公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空间分工理论,地区专业化包括产业专业化与职能专业化。通过从资本形成、资金流动、风险分散、要素流动等方面阐述中国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机制,采用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国产业专业化的提升主要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而职能专业化的提升主要依靠金融发展效率和发展深度的提高;分地区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评审大型水库管理单位上等级,是提高水库经营管理素质,促进水库经营管理向正规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20项"考核指标"评审大型水库管理单位上等级是非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探究滴灌和喷灌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及茶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为科学灌溉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土壤培养设置土施(SA)、喷施(FA)和滴施(DA)3种施肥方式,15,30,45,60天后,选取培养钵表土中心点为参照,根据距中心点水平和垂直方向距离差异,将培养土壤划分3个空间区域,观测pH、电导率、养分和生物学性质;茶树盆栽试验设置2个氮水平和土施、喷施、滴施3种施肥方式共6个处理,观测茶苗根系生长和形态。土培试验结果表明,FA与SA处理不同空间土壤区域无明显差异,而DA与FA之间差异明显,60天后离中心点水平5 cm、垂直0—10 cm的土壤区域内,其电导率、pH、碱解N、速效K和速效P含量DA较FA分别增加35.6%,30.7%,40.6%,34.3%和74.8%,区域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增加174.6%,167.0%和289.0%,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相反变化,DA较FA分别降低42.5%和31.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根系生长整体表现为FA>SA>DA,FA较DA的茶苗根鲜重、根总长、根体积、根尖数、分支数和交叉数均明显提高,不同N水平之间的促根效应差异不明显。综上,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土壤生物学特性及茶苗根系生长影响明显。DA滴头中心点微域土壤的电导率、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较SA和FA增加显著,存在明显的微域集聚效应,而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DA施肥方式明显抑制茶苗根系生长,而FA则显著促进茶苗根系生长和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5.
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对小麦-玉米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对小麦-玉米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2017-2020年度在安徽省涡阳县布置不同增效复合肥及其减氮施用的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常规复合肥(CF)、腐殖酸复合肥(HF)、氨基酸复合肥(AF)、海藻酸复合肥(SF)、常规复合肥减氮20%(CR)、腐殖酸复合肥减氮20%(HR)、氨基酸复合肥减氮20%(AR)和海藻酸复合肥减氮20%(SR)。结果表明:不减氮处理小麦和玉米3年的平均产量高低顺序分别为AF > SF> HF > CF、SF > HF> AF> CF;减氮处理小麦和玉米3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AR > SR > HR > CR、HR > SR > AR > CR;周年平均产量SF > AF > HF > AR > SR > HR > CF > CR,增效复合肥减氮处理较增效复合肥不减氮处理周年产量下降6.37%,较CF处理周年产量增加3.51%,较CR处理周年产量增加10.40%。施用增效复合肥的处理小麦穗粒数较CF处理平均增加19.30%,施用增效复合肥的处理玉米穗粒数较CF处理平均增加5.80%,增效复合肥减氮处理较增效复合肥不减氮处理小麦、玉米穗粒数分别下降3.40%和2.60%。养分效率是衡量小麦、玉米吸收利用肥料效果的重要指标,小麦季增效复合肥不减氮的处理氮、磷和钾肥利用率较CF处理平均提高了10.32%,增效复合肥减氮处理与CR处理相比,氮、磷和钾肥吸收利用率平均提高了7.94%,增效复合肥处理小麦季平均肥料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较CF处理分别提高了3.19和3.17 kg·kg-1,减氮20%后,施用3种增效复合肥的处理肥料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较CR处理分别提高3.10和3.15 kg·kg-1;玉米季增效复合肥不减氮的处理氮、磷和钾肥吸收利用率较CF处理平均提高了7.35%,增效复合肥处理玉米季肥料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较CF处理分别提高了0.97和0.66 kg·kg-1,减氮20%后,施用3种增效复合肥的处理较CR处理氮、磷和钾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87%、4.71%和9.03%。综上,试验条件下增效复合肥较普通复合肥等养分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和养分效率,增产主要体现在增加小麦和 玉米穗粒数;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条件下,小麦季较普通复合肥处理呈现增产,玉米季呈现减产,而周年产量表现为减肥稳产。  相似文献   
6.
介绍昌图县耕地的自然状况,阐述在昌图县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提出适合于昌图县实际情况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与实施模式,分析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并对今后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