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使扬州市蔬菜产业经济效益与技术服务同步增长.分析了扬卅l市蔬菜绿色防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投入少、基础差、技术缺、人才匮、病虫发生有新变化等,并分别从加强技术研究和培训、引进专门人才、开展专业化防治、加强示范引导和市场监管、大力开拓优质蔬菜产品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水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应以草相特征为基础,以不同栽培的杂草发生规律为依据,合理选用化学除草剂.笔者根据扬州地区4大生态类型,水稻4种主要栽培方式杂草发生特征的差异,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化除技术.  相似文献   
3.
仪征市壮禾植保专业合作社创办成立于2009年,开展全程承包植保专业化服务,结合商品化供秧机插,当年服务面积900亩,2010年达3600亩,2011年服务面积达1万亩,三年均实现翻两番。回顾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过程,主要抓了三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4.
扬州地区为害蔬菜的潜叶蝇有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菜斑潜蝇及毛茛植潜蝇等 6种 ,其中豌豆彩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优势种群。豌豆彩潜蝇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 4 .69℃ ,有效积温 3 70 .69日度 ,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 1 8~ 2 6℃ ,蛹在本地区能安全越冬 ,在扬州属春秋多发型 ;美洲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 1 2 .70℃ ,有效积温2 1 4.54日度 ,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 2 4~ 3 2℃ ,蛹在露地条件下不能安全越冬 ,在扬州属夏秋多发型  相似文献   
5.
扬州市麦田草相特点及杂草防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扬州地区麦田杂草种类、分布状况,通过倒“W”形九点取样法调查,结果表明麦田杂草有26科81种,其中里下河地区优势种为日本看麦娘、牛繁缕、菵草等;沿江地区优势种为菵草、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等;丘陵山区优势种为日本看麦娘、猪秧秧、野老鹳等;同时发现当前存在着杂草抗药性增强、防治技术不到位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强抓土壤封闭处理、合理选用除草剂及开展技术宣传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玉金  刘学儒  丁涛  杨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18-1322
文章简要总结了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螟虫、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的发生概况及特点,从水稻品种布局、栽培制度、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重发病虫的原因。提出加强病虫测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指导防治;坚持合理防治、综合防治策略;开展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质量等水稻重发病虫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当前植物检疫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植检人员数量不足、植检人员身份尴尬、执法手段落后、执法漏洞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为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连续旱作的田块改种水稻后 ,随着改水年限的增加 ,土壤保水性得到改善 ,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组成逐渐与老稻田的杂草群落接近。与老稻田的相比 ,旱改水第 1年稻田杂草群落的相似系数为 0 .4 8,第 2年的提高至 0 .6 9,第 3、4年的则上升至 0 .84和 0 .83;群落多样性指数也逐年增加 ,旱改水第 1、2、3年 ,香农 -威纳指数分别为 1.8991、2 .2 785、2 .3915 ,辛普森指数分别为 0 .82 96、0 .85 6 0、0 .880 8;群落均匀性指数也有所提高 ,香农 -威纳指数分别为 0 .790 2、0 .7883、0 .82 74 ,辛普森指数分别为 0 .912 6、0 .90 6 4、0 .932 6。田间使用一次性除草剂(苄·乙 )后可使杂草群落的演替加快。在当前生产条件下 ,旱田改种水稻连续 3~ 4年后 ,稻田中杂草群落面貌基本与典型的稻田杂草群落相似。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扬州市植保社会化服务水平,引进、示范、应用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结果表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均匀性好、病虫防治效果好、防治效率高。在2013年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