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克芜踪应用于棉花催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克芜踪的除草机理,进行棉花催熟,能使吐絮期提前,提高霜前花率和棉花品质,及早让茬.20%克无踪在1200-1800ml/hm2用量处理范围内,对棉花产量无不良影响.其最宜用量为1 500ml/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2年23个水稻二化螟田间药剂效试验结果分析,筛选出氟虫腈、毒死蜱、三唑磷等几种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可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杀虫双、杀虫单等防效差的药剂,为全面做好高毒农药替代及淘汰防效差的药剂品种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们以多粘芽孢杆菌为主的复配剂-克纹灵井冈霉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结果发明:克纹灵在用药量为500倍时,药后19天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6.06%,与爱苗的防治效果78.84%差异不显著,同时该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达到69.38%.试验证明克纹灵对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及药后包装物没有规范处理,造成乡村环境污染,提出了提高科学用药和合理处置包装物措施。  相似文献   
5.
辅助充种种盘玉米气吸式高速精量排种器设计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针对气吸式玉米精密排种器工作速度提高时充种效果不佳,从而导致作业漏播严重、风压需求量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辅助充种作用种盘的玉米气吸式高速精量排种器。该排种器在充种区能够利用型孔凸台扰动种群和托持种子,起到辅助充种作用;在卸种区种子能够在型孔凸台推动力和卸种轮顶出力的作用下均匀排种。分析了排种器的工作区域,计算了排种器关键结构参数。运用EDEM(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软件仿真分析了不同种盘对种群的扰动情况,选取种群颗粒距种盘的平均距离、种群的平均速度、不同角速度下平均速度均值3个指标,得出所设计种盘能够有效增强种群离散程度,起到扰种的作用。加工试制了仿真所用的4种种盘,以速度、风压、种盘为因素,进行了3因素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影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的关键因素,并选取效果较好的种盘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方程得出所设计排种器在8、10、12、14 km/h作业速度下的最佳作业参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排种器能够有效提高合格指数,降低高速作业漏播指数,在作业速度8~14 km/h时,风压为-3.21~-3.71 kPa之间时,合格指数均能达到91.3%以上,漏播指数均小于5.1%,重播指数均小于3.6%,各项指标优于国标要求,能实现有效排种。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意识培养、氛围营造、知识结构改进、知识获取途径拓宽到适时讨论与交流、注重能动思考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El本高等工科教育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有益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设计开发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棉田滴灌监测与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实时采集土壤环境信息,使用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对各节点土壤湿度数据进行融合,根据融合数据发送电磁阀控制命令,完成实时监测自动灌溉;结合棉花不同生育期对需肥量和施肥浓度的要求,根据灌溉水量设置注肥比例,系统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实时采集液态肥流量,实时监控施肥量,并根据施肥量发送施肥电磁阀控制命令,完成水肥一体化灌溉。工作过程中,系统可以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传输给上位机并实时显示和存储。通过试验验证,该系统可以按照设计要求实现灌溉和施肥的自动控制与检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含山县2012年水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与近5a相比较,分析其原因,提出水稻主要病虫受天气、品种、栽培方式等因素影响,产生了动态演变,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DEM-CFD耦合的玉米气吸式排种器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DEM-CFD计算量大的问题,首先利用Fluent仿真,通过设计进气口位置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充种区型孔压强、自清种区型孔压强、清种区型孔压强、携种区型孔压强为评价指标,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进气口位置参数;其次,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建立玉米籽粒黏结颗粒Bonding模型,对气道流场划分结构化网格,并设置相关参数,实现玉米气吸式排种器DEM-CFD气固耦合仿真;提取排种盘吸附玉米种子时的型孔流场压强,发现每个区域的压强都能稳定过渡,且压强由大到小为充种区、自清种区、清种区、携种区、卸种区;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吸附压强最小值,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均大于理论计算吸附压强最小值;采用第1代常规气室结构排种器和本文设计排种器进行风压测定对比试验分析,验证了所选进气口位置参数的合理性;最后,以改变排种盘转速为例,选取排种器常用作业速度8、10、12、14km/h,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排种性能评〖JP2〗价指标,通过仿真考察其排种性能,并与台架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仿真模拟中,当作业速度不大于14km/h、〖JP〗负压为3kPa时,合格指数均不小于89.7%,漏播指数不大于7.8%,重播指数不大于2.5%;台架试验中,在相同的作业速度和负压下,粒距合格指数均不小于90.3%,重播指数不大于2.7%,漏播指数不大于7%;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功率密度的玉米收获机车架疲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从理论上深入探讨载荷频率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引入功率密度的概念,并基于功率密度和时频分析提出一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疲劳分析过程中可同时考虑应力幅值和频率2个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以某型号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为研究对象,在调研数据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车架上危险点位置,设计并实施了应变信号采集试验方案,对收获机各工况下车架危险位置的动态应变进行采集,获得各测点在不同工况下的载荷-时间历程。在实测载荷基础上,利用基于功率密度的疲劳分析方法对玉米收获机车架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得到危险点的疲劳寿命为394 h,与名义应力法分析得到的疲劳寿命(845 h)相比较,更接近实际工作寿命(400~500 h)。该研究为农业装备关键部件的疲劳寿命提供更精确的分析和预测方法,并促进疲劳分析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