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线损计算分析是一项烦琐的工作,笔者在多年从事线损计算工作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自己认为较容易操作并对全公司电能量全过程跟踪监督行之有效的计算步骤,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GC-MS法分析瑞丽柠檬香茅草精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瑞丽市种植的柠檬香茅草鲜样中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通过质谱工作站Xcalibur3.0对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色谱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由NIST08标准质谱图数据库进行检索,综合分析鉴定出43种主要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在精油中的相对质量分数。4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40%,其中含量较高的8个成分分别是橙花醛(28.44%)、柠檬醛(30.10%)、β-蒎烯(7.36%)、香茅醇(5.07%)、红樟油(2.80%)、芳樟醇(2.54%)、香叶醇(2.75%)、反式石竹烯(2.31%),占挥发油总量的81.37%。  相似文献   
3.
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磷类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食品安全、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高效可靠的分析检测方法与技术是防控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问题的一个的重要保障。介绍了国内外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与技术,包括快速检测法、光谱法、色谱法,并对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进行展望,探讨了分析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正己烷和环己烷两种提取溶剂对蔷薇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蔷薇花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挥发性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正己烷和环己烷提取剂分别鉴定出38、37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97.66%、97.89%。挥发性化学成分中,烷烃类、酯类、羧酸类、醇类等4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及数量均较高,烷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化合物数量最多。其中,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醛类、羧酸类、酮类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用环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烷烃类、酯类、烯烃类、醇类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两种提取溶剂所得的化合物中仅烷烃类和羧酸类相对含量差别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采用有机提取剂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蔷薇花挥发性物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胶园间种咖啡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胶园连续间作咖啡对胶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胶园进行合理高效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云南省德宏垦区瑞丽农场、盈江农场、遮放农场3个胶园11年连续间作咖啡的试验,研究对胶园土壤中养分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间种咖啡降低了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以及全钾的含量,增加了胶园土壤速效磷含量和pH值,与不间种相比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全磷、全钾含量以及pH值具有显著差异。因此,生产中应该根据胶园土壤状况,及时调整施肥方案,追加所需要的氮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7.
以米糠为原料,采用酶水解法从米糠中提取低聚糖阿魏酸酯(FOs)。以FOs的提取量为指标,研究酶浓度、温度、pH和反应时间等4个提取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5(g/mL)时,酶解最佳条件为:酶浓度1 800 U/mL,温度45℃,pH 4.0,酶解时间24 h;此时,米糠中所提取FOs的平均含量可达0.93 mmol/L。在此基础上,通过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还原力测定,结果表明FO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FOs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与剂量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勿忘我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蒸馏提取法从勿忘我花干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鉴定出43种主要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2.89%。勿忘我花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4-戊烯-2-醇(3.49%)、γ-戊内酯(5.51%)、1-戊醇(7.77%)、2-乙基己醇(5.83%)、肉豆蔻醇(5.26%)、月桂酸(5.91%)、香叶醇(4.62%)、正癸酸(6.64%)、十一醛(7.81%)、萜品油稀(6.90%)、Gamma-萜品稀(5.11%)和桉叶油醇(4.47%)。  相似文献   
9.
Cry1B对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具有特异的杀虫活性,但是目前对其研究相对较少。不断发掘新的Cry1B蛋白并研究其杀虫机制能够为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前期鉴定出一种新的cry1Bd基因,将其命名为newcry1Bd。首先,将new-Cry1Bd蛋白与其他Cry1B家族蛋白进行亲缘关系对比,确定其所属分支,然后,把该基因克隆至pHT304载体,由cry1Ac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调控其在Bt菌株中的表达;另外,为了研究new-Cry1Bd蛋白N端杀虫活性区域的表达稳定性,把其N端编码序列单独克隆至pHT304中,构建类似的表达框架,用于蛋白表达分析。结果发现,new-Cry1Bd蛋白与Cry1Bd分支最为接近;序列比对结果显示,new-Cry1Bd蛋白与Cry1Bd1蛋白仅相差3个氨基酸(S572、E1147和L1227),其中,只有第一个差异位点位于N端活性区域,该蛋白及其N端部分(new-Cry1Bdhalf)均能在Bt菌株中表达,但其表达产物的可溶性差异较大,约有1/2的new-Cry1Bd蛋白表达产物可以溶解于Na_2CO_3溶液,而大部分new-Cry1Bdhalf蛋白无法溶解。结果表明,new-Cry1Bd蛋白是一种新型的Cry1Bd蛋白,这是对Cry1B蛋白家族成员的补充;同时,该蛋白的成功表达,可为后期研究其杀虫活性和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调查报告显示,历经10年的发展,德宏州兜唇石斛人工栽培面积达199 hm2,投产197.7 hm2,鲜条年产量1 666.1 t,年产值达8330.5万元,平均产值42.15万元/hm2;有72家石斛种植加工企业,44家石斛协会和专业发展合作社,辐射带动821户种植发展兜唇石斛,吸收了1 000余人的富余劳动力就业;种植均为集约化种植模式;产品主要为石斛鲜品,经连续2年质量安全监测,鲜品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报告还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野生资源保护,种质混杂,规模化、标准化,集资渠道,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