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谷田杂草为害损失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综合治理谷田杂草,探索谷田杂草对谷子的危害及竞争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主要的杂草竞争经验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谷子产量损失率与杂草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杂草密度的增加呈减速增加的趋势。双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712,最小残差平方和为16.174,是模拟谷田杂草与谷子竞争关系的优化模型。预测方程式为Y=d/(1.733+0.018d),杂草的种间竞争力为0.5770,种内竞争力为0.0103,谷子产量最大损失率为55.56%。本研究确定了谷田杂草对谷子为害的预测模型,将为谷田杂草综合治理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2.
谷子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谷子的合理种植密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河北省主栽品种冀谷19与冀谷31按春播与夏播两种方式进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影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冀谷19春播最适种植密度为60.0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5.05%~5.87%;夏播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7.35%~8.58%。冀谷31最适种植密度为67.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6.45%~7.18%;夏播最适种植密度为67.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9.30%~10.29%。本研究明确了冀谷19与冀谷31春播和夏播的适宜密度,将为谷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春谷种植密度与产量的数量关系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科学预测谷子的适宜种植密度,探索谷子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的数学预测模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主要的密度与作物产量的经验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春谷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具有重要影响。谷子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二次曲线模型是模拟谷子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最优模型。春播‘冀谷19’与‘冀谷31’的方程式分别为yj19=2725.528+86.885x-0.701x2与yj31=1289.529+131.318x-1.023x2,理论最适密度分别为61.97万株/hm2与64.18万株/hm2。由此得出,本研究确定的数学预测模型,将为春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漫话草木灰     
  相似文献   
5.
春谷播期与产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预测谷子的适宜播期,探索谷子播期(转换值)与籽粒产量的数学预测模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主要的11种函数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谷子播期对籽粒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二次曲线模型是模拟春谷冀谷19与冀谷31播期与产量关系的最优模型.冀谷19的方程式为Y19=9.682 +0.070x-0.001x2,最适播期为6月9日,最高产量为5453.53 kg/hm2;冀谷31的方程式为Y31=9.724+0.090x-0.001x2,最适播期为6月19日,对应的最高产量为5874.53 kg/hm2,二者均不宜在5月20日之前播种.本研究确定的数学预测模型旨为春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夏谷田阔叶杂草密度与谷子产量损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综合治理谷田杂草,探索谷田阔叶杂草对谷子的竞争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主要的杂草竞争经验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谷子产量损失率与阔叶杂草密度呈显著正相关,随着阔叶杂草密度的增加呈不对称S型增加的趋势;幂双曲线函数模型拟合优度(99.5%)最大,残差平方和(22.878)最小,是模拟阔叶杂草与谷子竞争关系的最优模型.预测方程式为y=d1.179/(3.740 +0.021d1.179),阔叶杂草单株最大竞争力为0.2674,群落竞争力为0.0056,谷子产量最大损失率为47.62%.研究确定了一种拟合优度高而又实用的预测模型,可为综合治理谷田以马齿苋为主的阅叶杂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谷田单子叶杂草对谷子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科学管理谷田杂草,探索谷田单子叶杂草对谷子的危害特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SPSS 18.0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几个主要的经验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谷子产量损失率与单子叶杂草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幂双曲线函数模型拟合优度最大,高达99.6%,残差平方和(23.947)最小,是模拟单子叶杂草与谷子竞争关系的最优模型。预测式为Y=d0.083/(0.793+0.013d0.083),单子叶杂草种间最大竞争力和种内竞争力分别为1.2610和0.0164,谷子产量最大损失率为76.92%,弹性系数r=0.083<1,谷子产量损失率随单子叶杂草密度的增加而减速增加。本研究将为谷田单子叶杂草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对谷子杂交种的防早衰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谷子杂交种的灌浆期叶片早衰难题,从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入手,以自育杂交种66359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喷施12种生长调节剂和3种叶面肥及清水对照后的主要农艺性状、干物重和灌浆期叶绿素SPAD值及其净光合速率,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对谷子杂交种农艺性状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谷子杂交种防早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结果显示:根旺、海绿素、施丰、天赐宝4种药剂对谷子杂交种具有防早衰的作用。其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调节了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提高了各个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促进了根系的发育,强壮了茎秆,延长叶片的功能期,防止了早衰。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谷子生产组织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经营主体下的谷子生产组织模式倾向性及组织模式选择。根据2016年调查的不同经营主体参与的谷子生产组织模式的基础数据,在科研和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分析科研单位、政府部门、企业或者合作社为参与主体的谷子生产组织模式倾向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不同经营主体参与下的谷子生产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夏谷种植密度与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作物的密度与产量的经验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二次曲线模型运算简洁、可操作性强,是模拟谷子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最优模型。谷子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具有重要影响。谷子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