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促进有效的节水机制形成、灌溉工程老化、设施薄弱、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论述了水价政策对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出改革水价以促进灌区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路;探讨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农业节水投资力度不足;提出了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路是树立可持续利用观念、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促进地表、地下及降水联调,加强宣传和教育,充分认识水资源危机的紧迫性,为水价改革奠定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野生匍伏型沙打旺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匍伏型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在整个生育期内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粗纤维的平均值分别为22.43%和0.98,较栽培沙打旺分别高出35.1%~52.8%和42.9%~71.1%;在其生育期内,绵羊对野生匍伏型沙打旺的适口性指数平均为7.55,较栽培沙打旺高出42%;它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41.4%和31.9%。野生匍伏型沙打旺之  相似文献   
3.
井渠结合灌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井渠结合灌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井渠结合灌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为我国井渠结合灌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的发展以及灌区的节水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海东部农业区1957-2006年降水变化特征及干旱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东部农业区1957-2006年降水量系列进行分析,青海东部农业区降水量呈现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的趋势,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且存在减少趋势。通过R/S分析,表明降水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性,但将来的总体趋势与过去的相反,过程具有反持续性。青海东部农业区降水表现出来的反持续性,说明该区未来降水变化不会持续减少,这将对该区的农业发展极为有利。利用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对研究区2004、2005、2006年降水量处于某一区间进行预测,结果较为满意。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于研究区,可以用来预测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降水状态,为农业发展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回观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施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界定了“山川秀美”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涵义与基本内容,提出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机制、补偿机制、后续产业发展和“生态-经济”效益良性循环机制、创新机制和舆情机制等方面入手,设计构建了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灌区水资源利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阐述我国农业水价历史沿革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水价政策对灌区的一些影响;提出了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的动态资料求参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情况下的包气带和水位变动带的有关水文地质参数,这些参数与其它方法所得参数基本一致。并以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为例,用其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计算各种水文地质参数,结论证实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总结西北山川秀美建设区的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川秀美"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涵义和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指出"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健全,有利于维护、改革和完善现存的山川秀美体制,并确保山川秀美工程的健康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引入绿色GDP核算指标不仅能为山川秀美建设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避免重走过去资源为代价的老路超到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新形势下国家建立绿色GDP核算指标的工作很有裨益和借鉴,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人工回灌经济效益分析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人工回灌具有悠久的历史,人工回灌地下水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补给法,即把补给水源直接输送到地下水含水层中;二是诱导补给法,即除了达到自身的主要目的以外,还能对地下水起到诱发补给效果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各有其特点和适应条件,要选择合适的地下水人工回灌方法,就必须对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经济效益进行科学评价,这是保证回灌方案科学合理、回灌工程经济可行的必要前提。但目前地下水人工回灌效益研究往往是单方面的分析与评价,缺乏综合、系统的分析,提出的人工回灌经济效益包括7个方面:增加供水效益、扬程效益、减少新建水源工程效益、水质效益、增产效益、洪水控制效益和防治咸水入侵效益,并针对各种效益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完善了地下水人工回灌经济效益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对于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好水环境,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以博斯腾湖水环境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域水文变化、博斯腾湖水环境诸要素的逐个分析,得出博斯腾湖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博斯腾湖流域人口的急剧增加而导致博湖流域入湖的淡水资源减少,水质恶化,尤其是含盐量的增高;;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干预因素的影响,导致博斯腾湖湖水出现富营养化趋势,湖滨湿地严重退化.人类强烈干扰的开都河流量和孔雀河的流量与博斯腾湖的水位有密切的关系.为保证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博斯腾湖水环境安全,在该区应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利用河流与湖泊水资源将变得至关重要,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