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刘捷平  王景林 《作物学报》1980,6(4):211-218
在冬小麦雄蕊造孢细胞开始增大到花粉母细胞形成期间,给整株小麦以72小时的黑暗处理,可导致花粉的全部败育,给麦穗套袋后的空粒率达到100%。然而,在人工授粉后的结实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被黑暗处理的花粉的双核阶段,不具有淀粉粒,并失去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表现相同。因此,可以在杂交育种中应用这种小麦  相似文献   
2.
小麦小花的分化和退化及其与氮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粒数一般偏低,且变化幅度较大,又不易控制。从近几年北京小麦高产联合试验的结果来看,亩产千斤的小麦,平均穗粒数只有30粒左右,而一般田只有20几粒。据我们1978年观察每穗上分化的小花数多达166朵,尽管到开花期形态上正常的小花减到40余朵,但最后也只有30余粒。可见,提高穗粒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的小花发育与碳氮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增加小麦穗粒数的途径,我们连续两年(76—77年)研究了小麦小花分化和退化的规律,以及氮肥施用水平对它的影响。1978年进一步研究了碳氮代谢在体内代谢的协调以及与小花分化和退化的关系,为提高穗粒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