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烟草接种赤星病后细胞病变及化学防治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K326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用透射电镜进行叶细胞观察及致病机理研究。随接种时间的延长烟叶细胞受损及崩解程度增加,而未接种的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正常,完整,在染病前至病菌侵簇后细胞病变初期进行化学防治(喷施代森锰锌),效果达100%,接种后36h施药,烟叶出现病斑,施药时间越晚,发病越早,且病情越重,防治效果越差,感病14h后施药与不施药的病情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测定不同抗性的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峰与抗病性负相关,抗病品种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高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峰高于感病品种.这些峰值的大小可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测定不同抗性的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峰与抗病性负相关,抗病品种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高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峰高于感病品种.这些峰值的大小可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土壤、烟株、烟叶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及田间生态环境调查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形成灰色烤烟的原因及影响品质的机理.结果表明,烤烟灰色烟叶发生与植烟土壤pH偏低、根层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通透性差有密切关系,而影响灰色烟叶发生和严重程度的直接原因是土壤和烟叶内Fe,Mn等离子含量过高所致.在土壤pH值偏低,土壤含水量过高,根层土壤通透性差的条件下,Fe,Mn由不易被吸收的高价态转化成容易被植物吸收的低价态,造成烟株体内吸收积累Fe,Mn过多,营养平衡失调,引起烟草出现生理性中毒.  相似文献   
5.
烤烟感染赤星病后4种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11个烤烟品种接种赤星病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硝酸还原酶(NR)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抗赤星病强的品种,PPO在接种36h内活性升高,以后下降;POD同工酶活性变幅大,变化快,接种初期活性稍下降,然后增强,其中以阴极端2,4同工酶带增加较快,接种180h后就由弱酶带变为强带;NR活性变化不大;AAO活性提高.相反,抗赤星病弱的品种,ppo活性低于对照;POD同工酶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NR活性变幅大;AAO在接种初期活性下降,84h后回升.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烤烟烟株接种赤星病菌后的4种酶活性的测定,探察到了一些抗病机理,为进一步筛选烟草抗赤星病的生化指标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总糖及还原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烤烟品种K326和白肋烟品种TN86种子为实验材料,从种子吸水前0 h和吸水后的2 h,6 h,12 h,18 h,24 h,30 h,36 h,42 h,48 h,60 h,72 h,84 h,96 h,168 h和336 h分16个时期分析了烟草种子萌发时碳水化合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至168 h时,种子内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此时,烤烟K326和白肋烟TN86种子,可溶性总糖分别是干种子的2.07倍和1.28倍,还原糖含量分别是干种子的15.27倍和10.61倍。随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开始下降,至萌发结束时(336 h)二者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烟叶的成熟,烟株体内进行着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使烟叶向品质方向发展,因而成熟度是决定烟叶品质的关键。为此,研究用分光光度法在不同成熟期分别测定与烟叶生理活性、品质及抗逆能力相关的主要生理生化特征,探索其动态与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片成熟与衰老进程不断加深,硝酸还原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酶活性和叶绿体色素、脯氨酸含量及比叶重都成下降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却上升,根据各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及相关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可正确把握烟叶的采收成熟度标准和各部位叶片的采收特点,即下部叶宜早采,中、上部叶宜适熟采收。  相似文献   
8.
烤烟K326接种野火病菌后游离氨基酸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K326幼苗接种野火病菌后,各类及各种能组成蛋白质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明显升高,除蛋氨酸的增值峰期在发病初期外,其余均在潜育期,它们的增值量也随病程增进而递减,到发病盛期时绝大多数都低于对照。苯丙氨酸与抗性关系最密切,迅猛增值在潜育期,但消减也快,发病初期就低于对照;脯氨酸、酪氨酸、赖氨酸与抗性关系也很密切,它们迅速增量在潜育期,但消减较慢;苏氨酸、丝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与抗性较为间接的氨基酸增值量仅在潜育期,随后下降低于对照,但均高于侵入期时的含量;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缬氨酸等也与抗性有关,故含量在潜育期快速上升,增值维持到发病初期,到发病盛期时才低于对照,但其值也高于侵入期。在拮抗野火病菌的过程中精氨酸含量的变化比较奇特,它仅在潜育期时高于对照,其余时期明显低于对照;接种后,由于野火毒素干扰了蛋氨酸与谷氨酸的代谢,其二者含量明显下降。苏氨酸与丝氨酸参与野火酸(野火毒素的活性部位)的组成,所以二者除潜育期稍高于对照外,其余时期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烤烟不同品种、地点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品种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烟叶进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烤烟品种间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较明显,且呈一定趋势变化。变化较大的是总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较小的是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NH3;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居中。含量最多的是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占总量的59.4%~65.92%;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占13.61%~16.02%;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占10.65%~13.91%,蛋氨酸占的2.19%~3.77%;赖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占3.82%~5.08%,组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仅占1.52%~2.45%. 多数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