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以从抗草甘膦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G2中克隆的、并按双子叶植物偏爱密码子改造的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基因aroAG2M为目的基因,用菊花Rubisco小亚基的启动子驱动,在基因的5'端加叶绿体定位信号肽,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获得转基因植株,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植株6~8叶龄苗的叶片涂抹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异丙胺盐,表明转基因植株可抗4‰浓度的草甘膦,而非转基因对照植株则在2‰草甘膦时即死亡。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得到3株具有草甘膦抗性的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检测显示,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田间喷洒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表明T1代转基因植株具有草甘膦抗性。  相似文献   
2.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病基因在植物抗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大豆GmeR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meR是一种植物酶学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SGT)活性,受水杨酸诱导.与大豆霜霉病抗性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GmeR基因的抗病机理,我们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长为1 036 bp的GmeR基因5'上游片段.序列分析显示此片段舍有典型的TATA-box、CAAT-box、G-box和as-...  相似文献   
4.
利用RT-PCR技术,从大豆叶片总RNA中扩增了乙醇酸氧化酶(GO)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到pMD19-T simple上,进行测序,然后将乙醇酸氧化酶的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RSET-A上,转化E.coli BL21,并对该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植物油体表达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植物种子中油体和油体蛋白(oleosin)的结构特征及其编码基因的调控,阐述了用植物油体表达体系这一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目的蛋白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谷嵩  刘昱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36-7737,7747
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纤维素酶和动物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和降解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厚皮甜瓜K7品系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甜瓜的遗传转化研究,建立了新疆厚皮甜瓜的遗传转化体系。将GO基因导入甜瓜材料,分子检测和DAB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甜瓜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具有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利用油体蛋白体外重组技术实现肠激酶固定化应用的可行性,利用油体蛋白Oleosin、自剪切蛋白Intein和人工合成的牛肠激酶轻链(Enterokinase,EK)cDNA,分别构建表达盒Intein-oleosin-EK和Intein-EK,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转化毕赤酵母GS115,甲醇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带有Intein-肠激酶表达盒的阳性菌株中有目的蛋白的表达,而Oleosin-intein-肠激酶融合蛋白表达盒不能在酵母中表达。  相似文献   
9.
基因打靶作为反向遗传学的基础工具,可以对基因进行精确修饰或替换,从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然而将基因打靶应用于高等植物方面的研究中却存在着打靶效率过低的问题。讨论了目前几种对植物基因打靶有效的试验方法包括转RAD54基因、锌指核酸酶(ZFN)以及正负筛选的方法。这些方法将使基因打靶应用在植物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基因打靶是反向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正负筛选系统是一种筛选发生正确基因打靶转化株的方法,能够减少筛选的工作量,使植物基因打靶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近些年的研究改进,正负筛选在植物基因打靶研究中的应用逐渐成熟,就植物基因打靶研究中正负筛选系统的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今后的基因打靶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