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鹅掌楸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以湖北省京山县鹅掌楸属种源试验林2个树种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共20个种源为对象,进行了14 a时的生长和主要木材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北美鹅掌楸的生长优于鹅掌楸,而木材性状则不及鹅掌楸。在胸径、树高、材积、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5个测试性状中,各种源之间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为优良种源的选择奠定了基础。相同试验材料不同试验点的结果存在较大分歧表明:鹅掌楸受到较强的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进行种源选择时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古树年龄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年龄是判别古树等级的重要依据,不同鉴定方法都要求一定的应用条件。笔者在外业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古树年龄的5种鉴定方法,并对各种鉴定方法的适用性、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最后比较了各种鉴定方法的优缺点,为湖北省古树保护等级划分及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是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育苗技术。试验在常规的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基础上,创新摸索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新两段法容器育苗技术。同时总结了该新技术与常规育苗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七项优势。目的是突破常规的两段育苗方法和经验,找到快速育苗的途径,达到育苗过程环节少、浪费少、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成活率高、出苗率高的目标,为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鹅掌楸属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湖北省京山县虎爪山林场鹅掌楸种源试验林中选择优良种源中的优良单株北美鹅掌楸5株、鹅掌楸10株及亚美马褂木1株作为杂交亲本,进行鹅掌楸的种内种源间杂交、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的正交和反交、北美鹅掌楸与亚美马褂木的回交等4种交配模式,共计75个杂交组合。获得球果1 162个,种子171 992粒,出苗4 131株,当年保存64个杂交组合,2 796株。综合4种交配模式,亲本及亲本交互作用对于杂交所获球果形态特征、1 a生苗木生长量等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母本对种子田间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而父本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移植时间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两段法育苗苗木的影响,以确定准确的移苗时间。[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多次重复,进行育苗对比试验,测定苗木移栽成活率和苗高。[结果]苗木移栽成活率以10月12日移植最高达99%,10月31日移植次之,达97%;9月21日最低,仅为80%。苗木高度以10月12日移植最好,平均苗高达12.6 cm;10月31日移植次之,达10.9cm;9月21日移植最差,只有7.8 cm。[结论]不论是苗木移栽成活率还是苗高生长量及质量,油茶幼苗在10月中下旬移植最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灾后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7月21日开始,改种玉米播期每推迟1d,成熟期平均推迟3.678 6d,吐丝期推迟2.250d;生育期内平均温度的变化对秋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表现为日均温每下降1℃,吐丝至成熟的历则延长3.434 4d,成熟期推迟10.024 4d;播期对产量构成的影响表现为灾后改种玉米每迟播1d,每穗粒数下降13.925粒,千粒重下降6.775g,理论单产下降562.821kg/hm2;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的变化对产量构成的影响规律为日均温度每下降1℃,每穗实粒数下降40.157 4粒,千粒重减少17.084g,理论单产减少1 506.466 5kg/hm2。  相似文献   
7.
荆芥大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芥为唇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和花穗入药,味辛,性温。有发表祛风,利咽,清热散瘀,破结消疮毒及透疹的功能。主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麻疹不出,荨麻疹,产后血晕,炒炭治便血,崩漏等症。目前荆芥种植遍及全国,我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常规农作物,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薄壳山核桃幼林植株生物量构成及养分需求规律,为薄壳山核桃幼株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开展薄壳山核桃幼株生物量构成调查和矿质元素含量测定,明确不同生长发育期幼株养分需求情况,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法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幼株不同器官的生物量以及N、P、K、Ca、Mg、Fe、Mn、Cu和Zn等矿质养分含量,计算幼株年周期内矿质养分需求比例。【结果】薄壳山核桃幼株生物量主要由根、茎、枝和叶构成,根生物量约占全株的1/2,枝生物量约占1/3,茎生物量约占1/7,叶生物量约占1/25,不同时期幼株干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1月、3月、9月、7月、5月,不同器官相对干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地下部分、根、地上部分、枝、茎、叶;幼株单株当年生物量中大量元素N、P、K、Ca、Mg分配比例为8.02︰1.00︰9.24︰31.15︰1.09,Ca的占比最大,达60.71%,微量元素Mn、Fe、Cu、Zn的分配比例为43.06︰28.31︰1.00︰4.96,薄壳山核桃幼株对Mn和Fe的需求远大于其他微量元素,在3月主要需求Fe,5月主要需求N、P和Mg,7月主要需求Mg和Fe,9月主要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兴化市现有推广小麦品种中白粉病严重、赤霉病频发、品质不高等问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加强了优质中强筋小麦抗白粉病、赤霉病品种的选育工作,育成了小麦新品种扬麦39,并于2022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介绍了扬麦39的品种选育、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从杂草防治、种子处理、适期播种、播后镇压、科学施肥、沟系配套、病虫防治、根外追肥等方面对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1 野葛的生物学特性 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enow)ohwi。豆科,俗称葛藤、粉葛藤、葛麻藤。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m以下草坡或疏林中。野葛4月萌芽生长,5~8月孕蕾开花,8月下旬果实形成,10月成熟,全年的生长期约2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