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德辉重新编修的《敕修百丈清规》继承和完善了前代禅宗清规的饮茶礼仪,并将之进一步仪式化、制度化,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禅茶制度.在《敕修百丈清规》中,明确规定的大小茶礼约有50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祭祀丧葬茶礼、僧众活动茶礼两大类.《敕修百丈清规》中,茶汤经常连用,不同语境下,“茶汤”的含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饮食来治疗各种疾病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古代中医的一项优秀传统,这一传统至少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山海经>里就记载有不少药用食品,据学者统计,"其中动物类药用食品61种,草木类药用食品52种,矿物类药用食品3种."(1)据<周礼·天官>记载,远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周代王室就有诸如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设置与分工.  相似文献   
3.
刘朴兵 《农业考古》2012,(2):282-289
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语中的茶就是直接用中国汉语中的茶音(cha)。在日本茶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茶道。茶道是茶文化日本本土化的产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茶道已是日本人的心灵归宿和日本文化的象  相似文献   
4.
刘朴兵 《农业考古》2012,(3):231-235
唐宋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的饮酒之风一直很盛。唐代国力强盛,社会风气豪迈雄健、自信飘逸,在这一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纵酒放达在唐朝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不仅大诗人、大文学家是这样,许多一般文人也莫不如此"(1)。宋代虽然始终受外患威胁,但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人们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还有什么比饮酒能让宋人更  相似文献   
5.
6.
试论唐宋饮食养生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已经有了养生的概念,《吕氏春秋·节丧》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汉代以后,文献中又把养生称为养性、摄生、道生、卫生、保生等,"养生之意无外乎保养生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保健长寿"(1).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中原地区各地的传统婚庆食俗不尽相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婚礼之前,双方多宴请媒妁以通言,以羊、酒和特色喜庆食品定婚过礼。婚礼当日,所行奠雁礼、撒草料、合卺礼等所用的饮食多寓有丰富的民俗含义,宴请迎客、送客和来宾的婚宴是各地筵席中规格最高的。婚后多行妇家鉉饭、新妇入厨、婿妇回门或双方会亲等礼。  相似文献   
8.
适量饮酒可以养生健体、延年益寿。酒可用于养生保健,在于适量的酒能够活血散气、养脾扶肝。中国传统的米酒,在养生保健方面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酒还有辟恶解毒、活血化瘀和促进药物吸收的功能。无论是传统的米酒,还是现代的白酒、葡萄酒、啤酒,均可用于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9.
明代的宫廷饮食机构可分外廷和内廷两大系统,外廷饮食机构是国家官署的一部分,负责以国家或朝廷的名义举办的各种祭祀、宴饮的饮食;内廷饮食机构属宫内机构的一部分,主要负责皇帝御膳的制作.明代宫廷饮食具有食物原料极其广博、重视饮食养生保健、喜食时新果品肴馔、经常禁屠用斋食素、前期尚俭后期奢靡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刘朴兵 《农业考古》2021,(1):200-203
劝酒是中国酒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今均甚为流行,劝酒的主要原因在于敬客尽兴。劝酒有术,古今劝酒多用口头语言,一类语言是甜言蜜语,正面恭维,劝客饮酒;另一类劝酒语则是反面激将,进行道德绑架,逼人饮酒。除用嘴巴言语劝酒外,也有诉诸舞蹈动作的。拒酒有方,巧舌如簧的,亦逞口舌之利,可用嘴巴拒酒;笨嘴拙舌的,坚守抱一不饮酒,始终滴酒不沾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