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用(60±3)日龄雄性水貂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和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90、890、1 39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Ⅰ,E组、F组和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30、830、1 33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Ⅱ,H组和I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90、99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Ⅲ。预试期13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组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B组、C组、E组和F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的脂肪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食入氮和尿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B组水貂的氮沉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D组和H组(P<0.05);B组和C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适宜配伍和水平的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长性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890 mg/kg复合酶制剂Ⅰ(25.7%淀粉酶+25.6%酸性蛋白酶+20.5%阿拉伯木聚糖酶+12.8%果胶酶+2.6%甘露聚糖酶+12.8%植酸酶)的饲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酶制剂作为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目前正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行业。毛皮动物属于肉食动物,主要采食动物性蛋白为主的鲜饲料,这一特点限制了酶制剂在毛皮动物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文章从酶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酶制剂在野生动物养殖方面进行了综述,对酶制剂在毛皮动物饲养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以期为酶制剂在毛皮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开展目标蛋白质在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培养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优化脂质体转染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以获得最优质粒转染参数。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基本形态特征变化,免疫荧光法鉴定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为标记基因,利用LipofectamineTM 3000介导外源DNA转染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探讨质粒DNA与脂质体比例(1.0∶1.0,1.0∶1.5,1.0∶2.0,1.0∶2.5,1.0∶3.0)、质粒用量(0.5,1.0,1.5,2.0,2.5μg)、细胞传代次数(第2~6代)、细胞初始接种密度(50%,60%,70%,80%,90%)、转染效果观测时间(12,24,36,48,60 h)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的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长梭形细胞生长,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为阳性;筛选的最佳转染条件:当质粒DNA与脂质体比例为1.0∶2.0,质粒DNA用量为1.5μg,细胞传代次数为第3代,细胞初...  相似文献   
4.
应用冷冻切片法和石蜡包埋切片法,对水貂体组织进行切片后HE染色观察;并在冷冻切片方法中应用3种不同的固定剂,对固定剂的同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蜡切片法更适合于脑组织,而冰冻切片法更适合于皮肤组织。冰冻切片方法中3种固定剂的固定效果比较,同定NA(无水乙醇80mL、甲醛10%10mL、冰醋酸10mL)优于固定剂C(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与固定剂B(甲醛40%15mL、无水乙醇85mL)。  相似文献   
5.
为了初步探索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在鹿科动物上的遗传多态性,试验采集56头甘肃马鹿的血液样品,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对MyoG基因(GenBank登录号:FJ746497)5′UTR部分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及序列变异分析。结果表明:①引物P1的PCR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经克隆测序分析,在5′UTR -237 bp处存在G→A的转换变异,该位点表现为AA、AB和BB 3种基因型,由A和B 2个等位基因控制;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AA基因型频率最高,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194)为低度多态(PIC<0.25);经TFSEARCH 1.3分析软件预测发现,该变异可能减少了1个Sp1转录因子。②引物2的PCR扩增片段检测到1个SNP多态位点(—46 bp,G→A),表现为CC、CD和DD 3种基因型, 基因型频率分布为CC>CD>DD,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266)为中度多态(0.25<PIC<0.5),但该变异并未引起潜在调控元件及蛋白质结合位点的改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MyoG基因SNPs位点与甘肃马鹿胴体、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毒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被非法添加到食品和饲料中以虚假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动物长期采食含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日粮后其身体健康状况将受到严重危害。近年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污染食品导致动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它们的毒性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理化性质、接触途径、代谢、毒性、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水貂繁殖期时间划分、发情时间、发情周期、排卵受精等生理特性,分析了水貂消化道及蛋白消化酶的特点,分别从繁殖期水貂蛋白质需要量、日粮蛋白水平、日粮氨基酸平衡以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目前繁殖期水貂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初步探索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在鹿科动物上的遗传多态性,试验采集56头甘肃马鹿的血液样品,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对MyoG基因(GenBank登录号:FJ746497)5'UTR部分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及序列变异分析.结果表明:①引物P1的PCR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经克隆测序分析,在5'UTR-237 bp处存在G→A的转换变异,该位点表现为AA、AB和BB 3种基因型,由A和B 2个等位基因控制;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AA基因型频率最高,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194)为低度多态(PIC<0.25);经TFSEARCH 1.3分析软件预测发现,该变异可能减少了1个Sp1转录因子.②引物2的PCR扩增片段检测到1个SNP多态位点(-46 bp,G→A),表现为CC、CD和DD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为CC>CD>DD,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266)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饲粮不同铜水平对雄性水貂铜代谢、血清微量元素含量、血脂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0±3)日龄的健康雌性水貂80只,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10个重复,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Control组)、4(Cu4组)、8(Cu8组)、16(Cu16组)、32(Cu32组)、64(Cu64组)、128(Cu128组)和256mg·kg-1(Cu256组)铜的试验饲粮。试验预试期7d,正试期45d。正试期开始第30天,每组选择8只水貂进行铜元素代谢指标测定;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水貂摄入铜、粪铜、尿铜和铜在体内的沉积量随日粮铜水平增加呈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极显著增加(linear,quadratic,P0.01)。2)水貂血清铜含量随日粮铜水平的增加而升高(linear,quadratic,P0.01)。3)水貂血清总胆固醇(TC,linear,quadratic,P0.01)和甘油三酯(TG,linear,P0.05;quadratic,P0.01)含量随日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4)水貂血清铜蓝蛋白(CER)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活性随日粮铜水平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先增加后降低(quadratic,P0.01)。综合以上指标可见,水貂日粮添加铜可以增加体内铜的沉积量和血清铜含量,同时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马鹿生长激素(GH)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从GenBank中下载马鹿、梅花鹿、鼷鹿、牛、山羊、绵羊、猪、人、黑猩猩、挪威大鼠、小家鼠、北极狐、狗、鸡和斑马鱼的GH基因完整编码区(CDS)及氨基酸序列,利用DNAStar 7.0、BioEdit 7.0生物软件与相关在线工具对马鹿GH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基本信息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分析,对马鹿与其他14个物种GH基因的CDS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并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了15个物种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马鹿GH基因DNA序列长度为2 100 bp,包括完整的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部分5′UTR和3′UTR,CDS全长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是一种分子质量为24.588 4 ku,等电点为7.62的疏水性稳定碱性蛋白;存在2个强跨膜区、8个广泛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元件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该蛋白位于细胞外,含有1个信号肽,属一种分泌型蛋白;马鹿与梅花鹿、牛、绵羊、山羊和鼷鹿等动物的GH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结果可为马鹿GH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提供详细的生物学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