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桂热2号"红茶香气成分构成,为"桂热2号"红茶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红茶工艺(CT)、新红茶工艺(XG)将"桂热2号"茶树鲜叶制成红茶,进行感官审评,并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香气成分,分析香气特征。[结果]"桂热2号"红茶主要香气成分有咖啡因、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醛、苯乙醇、2-甲基丁醛、水杨酸甲酯、橙花醇等。"桂热2号"红茶香气主要表现为甜毫香和花果香,XG能将工夫红茶香气特性从花果香到甜香转化,且持久性更好。[结论]新工艺(XG)能影响桂热2号红茶的香气及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2.
根据金萱品种在广西的生长发育特点,从其茶青原料的采摘到茶叶产品的形成,摸索出适合广西垦区生产实际的金萱品种制茶技术体系,即:"鸿渐牌乌龙茶"技术体系、"鸿渐牌黄金龙"技术体系及"鸿渐牌一叶香"技术体系,极大地提高了金萱品种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生产的白雪毫茶属于高档绿茶类,其茶树品种名称为桂热2号,属于乔木型大叶种,适宜制作绿茶、白茶、黄茶、红茶等,品质优良。该站用桂热2号制成的高档绿茶(白雪毫茶)外形锋苗好,身披白毫似银霜,香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明亮。  相似文献   
4.
越南是世界产茶大国之一.2009年4月和8月,项目组成员2次到越南考察茶叶生产情况,根据实地考察,简述了越南茶叶产业的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越南未来茶叶发展前景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5.
金萱乌龙茶品种制作黄金龙茶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龙茶是采用金萱乌龙茶品种的优质原料精制而成,其加工工艺是在红茶的传统工艺上结合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最终使成品茶的香气达到既具有红茶的糖香又蕴含乌龙茶的兰花香,且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爽鲜甜,故称为黄金龙茶.  相似文献   
6.
对桂热1号黄茶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并在黄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创新,同时提出了桂热1号黄茶最佳加工工艺,为今后开展桂热1号黄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桂热1号黄茶的开发,丰富其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7.
白雪毫茶加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生产的白雪毫茶属于高档绿茶类,其茶树品种名称为桂热2号,是本站1987年从凌云白毫群体种中系统选育出来的茶叶新品种,该品种属于乔木型大叶种,树枝半张开,分枝角度小且分枝多,叶片披针型,芽叶粗壮,适制绿茶、白茶、黄茶、红茶等,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品种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差异,旨在进一步了解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对紫芽茶叶香气成分的影响,为紫芽茶叶加工技术提升及香气品质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乌牛早、南山白毛和紫娟3种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制成的4类茶样[直接烘干茶(对照)、绿茶、白茶、红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其香气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对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乌牛早绿茶感官品质综合表现最佳,总分为90.65分。从12个茶样中共检测出40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和醛类在香气成分含量及种类上占据主导地位,酯类、烯烃类、酮类和其他类的种类及含量均较少。醇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84.37%(乌牛早对照)和13.44%(乌牛早红茶)。β-芳樟醇、氧化芳樟醇(呋喃型)、脱氢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β-芳樟醇和氧化芳樟醇在绿茶中相对含量较低,脱氢芳樟醇和烯烃类物质在绿茶中相对含量较高;不同品种紫芽茶叶的β-芳樟醇相对含量排序为乌牛早>紫娟>南山白毛,相对含量最高为54.05%(乌牛早对照),最低为19.10%(南山白毛绿茶);氧化芳樟醇(呋喃型)在南山白毛茶样中相对含量较高,其中在南山白毛白茶与南山白毛红茶中相对含量相差较小;不同品种紫芽茶叶的香叶醇相对含量排序为乌牛早>南山白毛>紫娟,相对含量最高为6.39%(乌牛早红茶),最低为1.76%(紫娟白茶);醛类在紫娟茶样中总含量相对较低。在所有茶样中,检测出26种共有香气成分,且共有香气成分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受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的影响,12个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同种香气成分在不同茶类中含量也有所不同。乌牛早紫芽用于制备绿茶具有一定优势,而南山白毛紫芽与紫娟紫芽均适合用于制备白茶。  相似文献   
9.
采摘乌牛早、南山白毛及紫娟等3个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为原料,分别直接烘干及加工成绿茶、红茶和白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分析茶叶中的多酚类与咖啡碱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及其加工的茶类产品中多酚类与咖啡碱含量不同.南山白毛绿茶(NL)儿茶素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不同闷黄处理,研究了桂热1号黄茶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不杀青闷黄的品质较好,其品质外形卷曲、披茸毫、杏黄明显,香气甘甜花香,滋味甘醇,汤色黄亮,叶底嫩绿明亮。本次研究结果可为桂热1号黄茶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