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伊始,永州抢抓季节,全面掀起了造林高潮。截至2月16日,已经完成造林2.726万公顷,占年度总任务的73%。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江永县采取灵活多样的开发形式,实行“多轮驱动,多轮运行”,大搞以香油为主的丘岗山地开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江水已成为“中国香袖之乡”,到今春全县已搭起6666.7公顷香油基地框架,第二个同样面积的香抽基地正在启动,同时,还建起了一批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干鲜果木林、经济林和药材林基地。所开发的项目已陆续受益.1996年全县产香抽1.2万吨,产值达到4320万元;全县林业系统内创产值达到510D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8%。其开发形式有:一是股份合作开发。目前全县有股份制香抽场ZI个,已开发面积506.7…  相似文献   
3.
永州市是全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市山地面积164.53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43.8万公顷,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72%和64.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州林业乘改革的强劲东风,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累累硕果:──造林绿化成绩斐然。1989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灭荒”造林、实现全面绿化攻坚活动,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提高了造林绿化质量。1992年,全市提前一年消灭宜林荒山,名列全省山丘地区前茅;1997年5月,全市又提前一年半实现了全面绿化。1978年至1997年,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64.64万公顷,飞播造林6.95万公顷,新增封山…  相似文献   
4.
水稻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技术背景 平昌县地处川东北山区,春旱、低温、阴雨是我县春季的主要气候特征。3月春旱严重,气温回升较快。4月倒春寒、高温、阴雨活动频繁,骤冷骤热。时值水稻旱育秧播种,易造成低温烂种死苗、高温烧苗。5月,由于低温、阴雨的影响,油菜、小麦收期推迟,同时雨水偏少,水利设施较差,抢水栽秧现象严重。加之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劳动力严重不足,抢收、抢种、抢管集中,农时打逗,水稻栽插面积不足、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水平。9月是我县水稻收获的高峰期,但秋雨绵绵,影响水稻收获。因此,发展水稻生产,必须解决抢水栽秧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业科研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编制外用工是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用工形式。本文从农业科研单位的角度,阐述了编制外用工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通过本单位的管理实践对完善编制外用工的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研究所综合办主任的角度谈如何做好综合办工作,着重论述了综合办公室主任的5种角色定位和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我国南方低纬高海拔烟区烤烟间套种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烤烟与不同豆科作物套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生长发育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和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不大,且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处理B(红花大金元与四季豆套作)的产量、产值高于其他处理。从3种不同豆科作物与烤烟套作的投入与产出比值来看,处理B和处理C(红花大金元与黄豆套作)经济效益较好,且处理B最好,中、上等烟比例较单作分别提高了4.48和3.15个百分点,产值增加10 865.25元/hm2,即投入最低,产值最高。[结论]红花大金元与四季豆套作可提高烟农收入和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对于生态环境、植树造林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而作为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森林培育技术也受到了相关机构的重视。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当前森林培育技术的现状,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研究所综合办主任的角度谈如何做好综合办工作,着重论述了综合办公室主任的5种角色定位和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武夷岩茶品种福建水仙和肉桂为原料,进行两批次试验,以人工控制做青方法为对照,研究了智能控制做青方法对武夷岩茶做青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做青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智能做青的青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总量和黄酮类总量均与人工控制做青无显著差异,毛茶品质相近。智能做青具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武夷岩茶品质稳定性,实现武夷岩茶的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等优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