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碳纳米管对水稻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辽粳294水稻种子和不同浓度的碳纳米管共培养,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碳纳米管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碳纳米管(50~100μg/mL)促进了水稻种子发芽、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当碳纳米管浓度增加到150μg/mL时,根系活力较100μg/mL时降低,但仍略高于对照。说明较低浓度的碳纳米管可以促进水稻种子发芽、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而高浓度的碳纳米管则可能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碳纳米材料在紫外条件下对微生物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pUC19质粒的大肠杆菌(E.coli)为材料,研究多壁纳米碳管、纳米碳粉在不同紫外强度下对微生物存活率的影响。[结果]通过不同时间的紫外照射试验表明,加入纳米碳管可以有效增加存活菌落数目,而加入纳米碳粉也能提高微生物的存活率。[结论]碳纳米材料能够提高微生物在紫外条件下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以37份不同来源主要蓖麻栽培品种为试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比较了其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特征,并对37个蓖麻栽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7个蓖麻种质的过氧化物酶谱迁移率在0.23~0.87之间,共7条谱带,不同品种的谱带数3~7条;酶带及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79时,37个蓖麻栽培品种可以分为5个类群;大部分相同来源的蓖麻种质首先聚在一起,呈现一定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植物丝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细胞内普遍存在丝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在高等植物中此酶是过氧化物酶体中的标志性酶,在植物的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植物中丝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与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及其性质。[方法]采用明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同工酶。通过改变电泳分离胶中底物蛋白浓度,可以使正染的蛋白质标准条带和负染的内肽酶条带同时显现出来,从而了解内肽酶的表征分子量。将进行电泳、复性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切成相同大小的条带,分别置于含有同等浓度蛋白酶抑制剂[2mmol/L丝氨酸型内肽酶抑制剂(PMSF)、2mmol/L金属型内肽酶抑制剂(EDTA)、25μmol/L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抑制剂(E-64)]的酶反应缓冲液中进行反应,同时以不加抑制剂的胶条处理5d的样品作为对照,以分析内肽酶类型。[结果]衰老紫萍半叶状体的内肽酶同工酶谱上共出现6种内肽酶。其中,内肽酶HEP1、HEP2、HEP4和HEP6在衰老过程中出现,且活性受细胞分裂素的调控,可能是衰老相关的内肽酶。经过蛋白酶抑制剂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64未能对内肽酶条带HEP1产生抑制作用,而EDTA和PMSF都能抑制内肽酶活性,且EDTA作用较明显,因此,初步鉴定分子量为120kD的HEP1为金属型内肽酶,其他3种内肽酶均为半胱氨酸型内肽酶。[结论]在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早期金属型内肽酶活性较强,而在衰老后期半胱氨酸型内肽酶大量出现并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及其性质。[方法]采用明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同工酶,并用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内肽酶类型。[结果]对紫萍衰老期间内肽酶的分析表明,共有6种内肽酶出现,金属型蛋白酶HEP1和半胱氨酸型内肽酶HEP2、HEP4、HEP6是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结论]在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早期金属型内肽酶活性较强,而在衰老后期半胱氨酸型内肽酶大量出现并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