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华农温氏四系配套猪杂交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试验旨在对华农温氏的HN424和HN434两种四系配套猪杂交性能进行比较。通过对591头配套系肉猪各项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配种分娩率和产仔数两种配套差异不明显。生长性能测定情况中,配套系HN434组与HN424组相比校正日龄少、校正日增重差异不显著、校正背膘厚稍高,料重比配套系HN424比HN434稍低。配套系HN434商品肉猪体形紧凑、群体均匀、肢蹄粗壮、前后躯发达丰满,部分肉猪体形矮短,而配套系HN424商品肉猪体形均匀度相比稍差、毛色分离较多、肢蹄粗壮、大部分前后躯发达;体形保持方面,两种配套肉猪体重在110kg时体形都很好。配套系HN434猪群应激比配套系HN424稍敏感。屠宰性能,两种配套屠宰率高达75.4%、瘦肉率高达67.4%、眼肌面积大、肉色正常。配套系HN434的生长性能杂种优势比配套系HN424效果明显,但背膘厚优势相似。两种配套整体表现抗疾病能力相对三系配套稍差,但在大规模饲养情况下猪群生长发育及适应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旨在探索分子标记在种猪育种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对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及因果突变位点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可应用分子标记进行分类,追踪了部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温氏集团的应用效果,归纳了分子标记在种猪选育中的应用方法。为同行在猪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定三系配套母猪的配合力,在华农温氏皇宫猪场,对5种组合W211、W212、W362、W351和W352的杂交母猪生长发育性能进行对比;用S121系公猪与上述5种杂交母猪配种,生产商品肉猪,比较不同杂交母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母猪的体型外貌有一定差异,其中,W211系猪乳头数偏少、体长偏短;W212系猪有效乳头数较多、体长中等;W362系猪有效乳头数偏少、体长短;W351系猪有效乳头数偏少、体长较长;W352系猪有效乳头数较多、体长最长。W352系母猪在产仔性能和配种分娩率方面都比W211系母猪要好,其中,一胎猪胎均总仔高0.7头,胎均活仔高0.6头,胎均健仔高0.5头;经产猪的胎均总仔高0.7头,胎均活仔高0.9头,胎均健仔高0.8头。W352系猪生长速度快、背膘稍偏厚。不同杂交母猪都有一定的杂交优势,但W352系母猪在产仔数方面的杂交优势率较明显(大于5%)。W352系猪体型高长、繁殖性能优势明显;三系母猪因杂交优势、高产纳入利用,平均每头出栏肉猪新增获利达13.9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符合生长速度快、体型好、背膘薄、繁殖性能较好的第一父本W51系,种猪公司以水台原种场存栏的华农温氏I号配套系的长白猪HN151系种猪为基础群,采用开放式闭锁繁育方法,期间引入外血,优化血缘,加强种猪体型、繁殖性能的选育。经过近10年的选育,培育成了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较好,体型结实的母系父本温系长白W51,是温氏集团使用最为广泛的母系父本种猪。  相似文献   
6.
浅谈种猪场猪配套系的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温氏猪配套系育种实践,简要论述种猪场如何有效开展猪配套系的育种工作,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论述:确立配套系的选育方向目标,建立高效的选育群体;培育与提高各个专门化品系性能和配合力;怎样做好杂交配套试验及配套效果评估,以筛选配合力最佳的配套组合,选育公司特色的商品配套系;建立配套系育种工作支持体系,保障配套系育种持续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良种是生猪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推进生猪遗传改良工作,养殖效益明显增加。随着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制定实施,我国也遴选了一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而育种技术体系的建设费用、仪器购买费用、人员配置是中小规模猪场难以承受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规模猪场如何更快速高效地获取育种的遗传进展,以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成为制约该类养殖场(公司)发展的首要问题。根据我国养殖业现行的规模,以及养殖技术的应用,该文对中小规模猪场育种技术商用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氟烷基因在皮特兰猪群体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氟烷基因(RYR1)在皮特兰猪群体中的辅助选择育种方法,以提高猪群的猪肉质量。【方法】利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509头皮特兰猪中RYR1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与选育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等位基因频率与选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皮特兰猪群体中RYR1基因优势等位基因(N)频率占81.73%。NN基因型个体在日增质量方面表现明显优势,在背膘EBV、父系指数及母系指数中Nn基因型个体表现较好,nn基因型个体在肢蹄方面表现好于其他2种基因型。n等位基因频率达19%时,选育性状表现平衡;大于19%时,则瘦肉率较高,背膘较薄,体型较好;小于19%时,则生长速度较快。【结论】若皮特兰猪选育方向更注重瘦肉率、背膘厚、体型外貌等,可不优化RYR1基因;若是更注重生长速度、饲养抗应激、屠宰后肉质等方面的性状改良,则建议全面纯化皮特兰猪群体至RYR1基因优势等位基因纯合。  相似文献   
9.
配套系育种的最大特点是选育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实现各专门化品系的最大、最快遗传进展;选择配合力最优的专门化品系进行多系杂交,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杂交肉猪。为支撑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温氏集团针对国内生猪市场需求,以产仔数高、生产效率高、上市体重大等为育种目标,开展五元杂交配套系选育。为做好新配套系选育工作,制订温氏WS501猪配套系育种目标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温氏长白猪生长性状的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农温氏水台原种猪场4个年度(1999~2002)共5720头长白猪进行生长性能的测定。分析的主要性状有达100kg体重日龄(DAYS)、平均日增重(ADG)和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FAT)。通过4年的选择,性状DAYS、ADG和FAT的表型趋势变化公猪分别为-15.12d、84.79g和-0.67mm,母猪分别为-8.93d、49.87g和0.66mm;ADG和FAT遗传趋势变化公猪分别为14.38g、-0.13mm,母猪分别为18.93g、-0.04mm。结果表明对生长性状的选择有明显效果,其它性状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