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大食物菌类栽培加快立体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纯业 《食用菌》1991,13(4):2-3
  相似文献   
2.
在棉花生产中使用农药较多,特别是使用剧毒农药“1059”、“3911”及不易分解的“滴滴涕”、“六六六”农药,最易污染环境及棉株,利用棉子壳培养的食用菌,在它的子实体内有无农药残留?食用后对人体有无危害?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早在七十年代,我们利用棉子壳培养食用菌成功后,就碰到了这个问题。当时,我们没有科学化验手段,经饲喂动物试验,结果没有异常现象。然而,我们自己由小量到大量的试验性食  相似文献   
3.
195■年湖南澧县农业劳模杨天才创造了木制棉花单行播种器和中耕器,使湖南棉产大大地提高了一步,并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模代表大会。今年他为了保证棉花丰收,提  相似文献   
4.
去年3月,《人民日报》报道吃要适合国情,有关专家还发表了文章,建议引导消费建立有中国特色食物结构。这些报道和文章,论据精辟,受益良多,确是解决我国食物结构的治本之道。本人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联系农林副产品的充分利用,产生了向秸秆枝丫要食物,要营养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常年棉田面积900至1千万亩,约占全国棉田面积的八分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第三位.但总的来看,单产不高,与全国平均单产相比,有27年低于全国平均单产,一年持平,只有两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数2-3斤.各地单产也很不平衡,以1980年为例,高产地区单产140斤,低产地区29斤,相差一百多斤;高产县256斤,低产县15斤;公社间相差更为悬殊,高产公社276.5斤,低产公社只有10斤.这些都说明我省棉花的增产潜力很大.现就如何挖掘我省棉花增产潜力,迅速提高棉花产量,充分发挥我省棉花优势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棉籽壳是棉花种子的种皮,全国每年有200~300万吨,利用率不高。为了提高棉籽壳的经济价值,我省从1972年开始先后用棉籽壳培养猴头、平菇、香菇、蘑菇、草菇、银耳、木耳、灵芝等研究。现将初步研究情况简述于后。一、培养料的调制选没有霉变、干燥的棉籽壳,根据培养的不同菌类调制成生料、熟料或发酵料。 1.生料的调制:将清水加入棉籽壳拌匀,含水量约65%,可用于大量生产平菇、猴头。近年来又试验成功加土生料栽平菇,即在上述培养料中加入30%肥沃的菜园土。 2.熟料的调制:调制好的生料装瓶,捣  相似文献   
7.
植棉农谚是我国农民千百年来植棉经验的结晶,也是祖国宝贵的农学遗产之一。由于它是劳动人民在植棉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所以绝大部分是有科学道理的;同时,它的文词通俗,简而易懂,又有压韵音节,因而一直广泛地流传在老棉区中,对棉花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1982年全省麦棉套种(以下简称麦套棉)自然面积达392.87万亩.这类棉田在棉麦共生期间,由于争水、争肥、争光矛盾突出,缺苗、迟发、贪青晚熟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品质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近年大力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初步缓和了这些矛盾,获得麦棉较好产量.1982年又进一步对麦套棉进行地膜复盖栽培试验示范.据周口、开封两地区和新乡、民权、睢县统计,麦套棉地膜示范4686亩.现将试验示范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棉子壳是我省棉花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副产品,据估算,全省生产棉子壳约20~30万吨。近年研究,棉子壳可用于制造糠醛等化工原料,但由于建厂投资较大,长途运输不便等原因,利用量还很小。目前,大量棉子  相似文献   
10.
猴头菌是我国的佳肴良药,但历来多野生子深山老林的枯木残枝上,获得不易。自1959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驯化培养猴头成功以后,各省市也相继进行猴头菌的培养研究,我省南阳市环城公社北关大队1973年首创利用棉籽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