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刘继兵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83-283,285
从粮食品种的选择、粮食的生产以及农产品的丰收3个方面分析了计量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球虫的感染现状与流行特征,以宁夏吴忠、石嘴山、贺兰地区5个不同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的犊牛腹泻粪便样品为材料,利用饱和NaCl溶液飘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观察统计球虫形态、种类与感染情况;并提取球虫卵囊基因组DNA,进行18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奶牛球虫18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随机抽查的179份样品中,牛球虫病的平均感染率为56.98%,感染率的范围为40.00%~80.84%,平均每g粪便虫卵数(OPG)为1 358。孢子化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初步确定该地区优势虫种为邱氏艾美尔球虫、牛艾美尔球虫,其大小为(25.7~36.0)μm×(21.4~27.1)μm。序列分析表明,宁夏地区所分离的虫株与其他虫株亲缘关系较远,但本地虫株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丰富了奶牛球虫流行病学材料,也为该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十师土壤次生盐渍化成因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牛球虫病(bovine coccidiosis)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具有高度致病性的寄生性原虫病,流行范围广泛,可导致患牛出现营养吸收不良、发育迟缓、水样或血样腹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发展。目前主要通过药物预防对牛球虫病进行防控,但随着耐药虫株的出现以及人们对于兽药残留问题的关注,抗球虫新药的研发刻不容缓。体外培养作为实验动物研究的替代方案,可以人工模拟牛球虫自然宿主的体内环境和条件,且成本相对较低,对于研究球虫的入侵机制、球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抗球虫药物的药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已建立的体外培养体系中,牛球虫可以完成从子孢子到卵囊的部分或全部内生性发育过程,这为研究虫体的生命周期阶段和新的防治策略开辟了新的途径。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牛球虫体外培养的相关资料,对球虫子孢子的分离和纯化、原代细胞及细胞系培养、体外培养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体外培养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牛球虫的安全有效疫苗和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猫等孢球虫的方法,本研究采用GenBank登录的猫等孢球虫18s r RNA基因序列(L76471.1)保守区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引物,从经显微镜检测为猫等孢球虫阳性的粪便样品中选取一份提取猫等孢球虫DNA,以其为模板经PCR扩增猫等孢球虫18s r RNA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 UCm-T-IF1并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质粒标准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猫等孢球虫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性的检测猫等孢球虫DNA,对猫贾第虫、猫滴虫、猫细小病毒、猫冠状病毒DNA/cDNA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可达6.26×102拷贝/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是0.61%~2.06%和0.32%~0.50%。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23份临床疑似猫等孢球虫感染的样品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为78.26%(18/23),明显高于漂浮法检测的阳性率43.48%(10/23),并且经漂浮法检测为阳性的样品采用该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荧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