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计算速度的不断提高,有限元分析法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主要阐述了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发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会对小麦产量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挖掘小麦抗条锈病基因,为小麦抗条锈病种质创新和揭示小麦抗条锈病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多组学手段结合全基因关联分析(GWAS)开展对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性状的解析。首先对411份来自CIMMYT和ICARDA的春小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小麦2BL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主效的成株期抗条锈病位点,并利用含有该位点的抗病材料Z501及感病亲本晋麦79的双亲群体进行连锁作图,成功验证了该位点抗性的稳定性,暂命名为YrZ501-2BL。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因注释、比较基因组分析、转录组分析和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对目标区间筛选候选基因。【结果】综合GWAS和连锁作图结果,将YrZ501-2BL锁定在小麦2B染色体0.26 Mb(575.706—576.587 Mb)范围内,根据中国春参考基因组注释信息分析,该区间含有12个基因,其中,高可信基因6个;利用在线网站,将目标区间所在的中国春参考基因组与其他已公布的不同倍性小麦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该区间的6个高可信小麦基因基本都能在其他小麦材料中找到同源基因,且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相似文献   
3.
为给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筛选有效抗源,对203份来自ICARDA的小麦种质,利用杨凌人工病圃和天水、江油自然诱发病圃进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利用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条中34(CYR34)在温室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利用 Yr5、 Yr9、 Yr10、 Yr15、 Yr17、 Yr18、 Yr26等抗条锈病基因已开发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203份材料中107份具有稳定的成株期抗性,31份苗期表现为专化抗性。从这些具有稳定抗病性的材料中,检测到抗条锈病基因 Yr9(51份)、 Yr10(2份)、 Yr17(30份)和 Yr18(56份),未检测到 Yr5、 Yr15、 Yr26;有12份抗条锈表现良好的材料未检测到任何基因,推测其可能携带未开发分子标记的已知基因或新基因。因此,这107份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可用于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其中12份可能含有未知基因的材料有待进一步的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的出现对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突出贡献的作用,同时使个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个人拥有计算机和具备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的处理方法是刻不容缓的事了。显示卡故障是我们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对其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信息交流的频繁,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而人人掌握一些计算机故障排除和维护知识已是必不可少的,本人在学校计算机管理过程中,总结了一些计算机在使用和维护中常遇到的外部设备故障现象及简单的排除方法,希望能对大家起到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施用4种不同复混肥配比处理,测定对大田纸筒育苗甜菜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处理1对甜菜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提高效果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14.49%和10.14%,1.0度、0.4度,17.33%和16.95%;其农户效益和企业效益分别比对照提高10.57%、2.80%和17.33%、16.96%。  相似文献   
7.
在计算机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引起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的原因通常分为软件故障,硬件自身故障,接触不良引发的故障等多种。在这里我们从机箱电源故障,板卡故障,驱动器故障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关于计算机常见机内硬件自身故障一些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其应用领域从以军事、科学计算为主跨越到各行各业的信息管理中。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着重阐述了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信息技术在其农业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遇见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抗条锈水平与抗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黄淮麦区近几年小麦育成品种(系)对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的抗性表现及其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状况,利用当前流行的条锈菌小种条中32、条中33和条中34,对近年参加审定的150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同时分别在杨凌设置人工接种病圃,在天水和江油设置自然诱发病圃,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并结合 Yr5、 Yr7、 Yr9、 Yr10、 Yr17、 Yr18、 Yr26和YrSP等8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150份材料中,47份表现为成株期抗性(占31.3%),31份表现为慢锈性(占20.7%),未发现具有全生育期抗锈病材料,其余材料均表现感病;11份材料检测含有 Yr7(占7.3%),104份检测含有 Yr9(占69.3%);13份检测含有 Yr17(占8.7%);10份同时检测到含有 Yr9和 Yr17(占6.7%);3份同时检测到含有 Yr9和 Yr18(占2%);2份同时检测到含有 Yr9、 Yr17和 Yr18(占1.3%),含有 Yr7和 Yr17, Yr7和 Yr9, Yr9和YrSP的材料各1份(占0.7%),未检测到含有 Yr5、 Yr10和 Yr26的材料,可能个别品种携带抗条锈病新基因。以上结果说明,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综合抗性较10年前已获得大幅度提高,其抗性主要来自于基因组合,如 Yr17、 Yr18与其他基因组合会增强小麦抗性。部分具有良好抗性的材料的抗性基因有待进一步遗传解析。  相似文献   
10.
芝麻茎点枯病又叫黑根病、黑秆病、茎腐病等,是芝麻上为害最严重的病害。1994年以来,芝麻茎点枯病对方城县的芝麻造成了严重为害,发病率一般为8.7%~25.2%,严重的高达76.8%,病株株高降低6.2%~19.5%,蒴果数减少8.7%~36.5%,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