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色补血草软化着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色补血草是内蒙野生天然干花材料,自然干燥后花碰易落,且花色单调,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软公着色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材料的采摘时间、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处理时的外界条件及枝条保色等技术问题,从而掌握了对二色补血草进行软化和染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兴安落叶松林2种主伐迹地天然的更新特征及生长因子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主伐天然更新固定样地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编程研究大兴安岭北段地区的兴安落叶松皆伐样地和渐伐样地的天然更新特征.[结果]2种主伐方式的天然更新均为良好,且后者的天然更新较前者更好,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因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大兴安岭的森林采伐和更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进行诊断分析。[方法]通过样地调查、问卷调查,利用系统诊断技术,针对影响该保护区脆弱性的58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组成的"问题堆",构建了问题间影响关系层次递阶结构图,使"问题堆"层次化、结构化和模块化,确诊了影响该保护区脆弱性的主要"病根"问题、基本问题、核心问题及问题间影响关系和解决途径。[结果]系统诊断查明,该保护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高主要表现为抵抗灾害性能差、物种扩散能力弱、系统生产代谢能力低、系统可恢复性能差等四方面。系统诊断确诊该保护区的规划管理控制子系统中的问题是控制保护区脆弱性的根子层问题,是解决控制对象过程子系统中各个问题的关键,其中,景区保育力度和游客生态教育是解决保护区生态脆弱问题的基本点。系统诊断表明,保护区植被的更新、演替和生长不良是该脆弱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它影响系统脆弱性的物种扩散能力、系统生产代谢能力和系统可恢复性能等三方面,它是过程子系统和效果子系统的中心节点。[结论]该研究为大青沟保护区保育经营和旅游管理解决脆弱性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现场调查及模拟试验结果为依据,研究了我国特有生境的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踩踏活动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旅游踩踏活动对地表破坏程度随游客体重、行进速度、地形坡度、地表疏松度等方面的增加而严重,下山方向行进和平行等高线方向行进对地表破坏程度大于上山方向行进,其中,地形坡度和行进速度是影响踩踏地表破坏程度的主要因子。为此提出,在该保护区,地表疏松陡坡地段要禁止游客行进,其它各地段游客要慢行。  相似文献   
5.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俗称顶针虫,春粘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黄褐天幕毛虫食性较杂,为害多种阔叶树种和果树。在内蒙古赤峰(林西、林东、宁城、喀喇沁旗),呼和浩特,包  相似文献   
6.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俗称顶针虫,春粘虫,属鳞翅回,枯叶蛾科。 Collier于1936年在世界鳞翅目名录中列出天幕毛虫属Malacosoma的22个种,模式种为M·franconica (Esper)分布于欧洲,小亚细亚等。胡经甫于1938年在中国昆虫名录中仅列出分布于新疆天山地区一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