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运用定量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法研究了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雌鲫的雌激素效应。以不同浓度的BPA[质量分数分别为1mg/kg,50mg/kg,100mg/kg(注射剂量/鱼体重)]对雌鲫进行腹腔注射,然后分别于24h和48h检测肝脏中的仅型雌激素受体(ERct)mRNA表达以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表明1mg/kg和50mg/kgBPA处理组ERa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48h内均没有明显变化;100mg/kgBPA处理组ERamRNA水平在注射后24h显著上调(P〈0.05),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1mg/kgBPA处理组E2水平在24h显著下降(P〈0.05),48h回升至正常水平;50mg/kg和100mg/kgBPA处理组E2水平在24h显著增加(P〈0.01),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结果表明,BPA具有雌激素样效应,高浓度的BPA能够诱导雌鲫肝脏ERαmRNA表达和血清E2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于2009、2010年分别从浙江温州南麂岛网箱养殖的患病大黄鱼体内分离出优势菌株ZSH和DHY10051103K,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大黄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5×106、3.2× 106 CFU/mL.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及16S rR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阳性;利用柠檬酸盐和麦芽糖,降解硝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甲基红试验阴性,明胶酶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在16S rRNA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株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聚为一支,GenBank中序列登录号分别为HQ007288、GQ449379.由此可知,分离菌株属于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等10种药物敏感;五倍子和石榴皮对其抑菌效果最好,MIC值分别为1.57、3.13 mg/mL,其次为黄连和黄芩,而大黄、白头翁、苦参、黄柏对其抑菌效果较弱.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可以为大黄鱼假单胞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酚A对鲫雌激素受体表达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量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法研究了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雌鲫的雌激素效应。以不同浓度的BPA[质量分数分别为1mg/kg,50mg/kg,100mg/kg(注射剂量/鱼体重)]对雌鲫进行腹腔注射,然后分别于24h和48h检测肝脏中的仅型雌激素受体(ERct)mRNA表达以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表明1mg/kg和50mg/kgBPA处理组ERa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48h内均没有明显变化;100mg/kgBPA处理组ERamRNA水平在注射后24h显著上调(P〈0.05),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1mg/kgBPA处理组E2水平在24h显著下降(P〈0.05),48h回升至正常水平;50mg/kg和100mg/kgBPA处理组E2水平在24h显著增加(P〈0.01),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结果表明,BPA具有雌激素样效应,高浓度的BPA能够诱导雌鲫肝脏ERαmRNA表达和血清E2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4.
采用抗菌材料纳米载铜蒙脱石于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不同作用时间,分别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水产病原菌)及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肠道有益菌)进行杀菌作用比较.结果表明:随浓度增加,纳米载铜蒙脱石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杀菌效果不断增强;而对于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杀菌作用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此外,不同温度,杀菌率不同,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30 ℃下,Cu2+-MMT对细菌的杀菌性能优于4 ℃.在30 ℃下培养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嗜酸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12 h,杀菌率分别为100%、100%、100%、24.9%和25.6%.而在4 ℃培养24 h后,其杀菌率分别为83.9%、84.8%、84.6%、20.9%和21.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