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84177”(洞庭晚籼/云南大粒//洞庭晚籼/IR152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于1983年育成的晚籼糯新品系。1981年品系鉴定亩产476.6公斤,比对照“余赤231-8增产2%。1986年参加省优质米区域试验,18个试点平均亩产404.5公斤,居参试晚糯品种的首位。 “84177”米粒呈长椭园形,乳白色无心腹白,糯性好,食味佳,适合于食品加工。1983年被评为省优质糯米。其米质分析  相似文献   
2.
“1952”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于1977年用6278(即IR22/红米冬粘/广秋矮)作母本与A、S、D_7(原产印度)杂交,于1981年第七代定型的一个高产、优质晚籼新品系。几年来,先后参加品比、区试及大面积试种示范,表现优良,深受各地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将其主要特点简介如下: 一、产量高,增产潜力大。1982—1985年先后参加二年品比,一年联合品比,二年省区  相似文献   
3.
4.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粮食增产的宏伟目标,到1990年要求年产粮食4500亿公斤,本世纪末达到5000亿公斤。为实现这个目标,我省也相应作出了粮食的增产规划,到1990年要求年产粮食280亿公斤,本世纪末达到315~325亿公斤,分别要比1987年,提高10%和24~27%。实现上述粮食增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水稻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