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75篇
  92篇
综合类   594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393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际昆虫生理生态中心”(ICIPE)成立于1970年,总部现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华大学,基础试验室多数建在校内,离市500公里建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田间试验站,还备有专家招待所、国际儿童学校以及卫生所等。目前该中心正在市郊“都都维尔”,修建新的总部所址。  相似文献   
2.
张虎林  包文林 《沙棘》1996,9(1):26-27
采用水培法收集沙棘花粉,选用4种杂交组合,用不同材料做隔离袋进行人工控制授粉 试验。初步结果;人工授粉能获得杂交种,结实低于天然授粉,隔离袋以羊皮纸袋、亚硫酸纸袋较好,黑布袋较差。  相似文献   
3.
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危害引起的一种可防而不可治的病毒病.要控制该病,单靠化学措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化学防治该病须耗用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会造成程度不等的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为了减轻该病的化学防治压力,也为了以后更科学地采取切实有效的农业措施来防控该病,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影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几项农业措施进行了试验、调研、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波尔山羊冷冻精液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两种衡释保护剂配方,通过6批次460支冷冻精液的制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乙二醇稀释保护剂。经解冻试验,角发冻后乙二醇稀释剂的精子复活力为0.39-0.40(对照组为0.29-0.30),精子存活率为49.38%-52.56%(对照组为36.25%-38.0%)。  相似文献   
6.
7.
8.
卢明文  卢伟 《养猪》1993,(4):19-19
一、材料和方法我所试验猪场饲养工艺流程和大多数集约化饲养场相似,42—70日龄仔猪在高床仔猪培育舍饲养。本材料即为1992—1993年5—7月间选用杜浙仔猪,断奶后42日龄原窝转入高床仔猪培育舍和传统饲养栏进行的两批次饲养对比试验。试用栏舍:高床仔猪培育舍为离地25厘米、200厘米×180厘米的钢筋栏;传统饲养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两株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以及对分离株病毒的驯化、培养和灭活疫苗的研究,经与新城疫(LaSota株)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对比实验和与LaSota株混合制苗后均证实了与新城疫(LaSota株)油乳剂灭活疫苗在免疫原性与免疫后的抗体滴度、抗体持续期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季明文 《福建畜牧兽医》2003,25(5):58-58,59
猪瘟(简称HC或CSF)最早发生于1833年美国的俄亥俄州,初称猪霍乱,1903年被证明病原体是一种病毒。欧洲则称之为古典猪瘟,以区别于非洲猪瘟(一种DNA病毒引起的),我国最早于1925年的东南大学农科有免疫血清方面的研究报告。本病呈世界性流行,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A类16种传染病之一,对全球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是免疫预防接种和饲养环境的净化。我国在建国初期,何正礼、方时杰等就选用抗原性良好的石门系毒株研制了结晶紫-甘油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明显,但存在着接种剂量大、免疫期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