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催乳素(PRL)对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体外生长及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机械法结合切割法分离内蒙古绒山羊的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在初级毛囊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5、10、50、100 ng/mL催乳素进行体外培养,每组24根,共培养5 d,每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并拍照,统计其生长长度、生长速度和存活率,筛选出最适催乳素处理浓度。然后将初级毛囊与次级毛囊分别分为初级毛囊对照组(PF-K)、初级毛囊试验组(PF-PRL)、次级毛囊对照组(SF-K)、次级毛囊试验组(SF-PRL),每组24根,对照组用基础培养液培养,试验组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最适浓度的催乳素,培养5 d,每天观察毛囊的形态并拍照,同时测量各组毛囊的生长长度。【结果】 10 ng/mL催乳素组毛囊的平均日生长长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01),最终生长长度和存活率均最高,因此,后续试验选择10 ng/mL催乳素处理毛囊。试验组和对照组初/次级毛囊的毛干与根鞘部位同时伸长,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PF-PRL、SF-PRL组毛囊在2~5 d的总长度分别极显著高于PF-K、SF-K组(P<0.01)。PF-K组除第1天与第0天差异不显著外,1~5 d毛囊的总长度依次显著增加(P<0.05);PF-PRL组0~5 d毛囊的总长度依次显著增加(P<0.05)。SF-K组毛囊第5天的总长度显著高于0~4 d (P<0.05);SF-PRL组第4、5天毛囊的总长度均显著高于0~3 d (P<0.05),第3天毛囊的总长度显著高于0~2 d (P<0.05)。PF-PRL、SF-PRL组毛囊在2~5 d的平均日生长长度分别极显著高于PF-K、SF-K组(P<0.01)。【结论】 10 ng/mL催乳素是体外促进毛囊生长的最适浓度,10 ng/mL催乳素对体外培养的内蒙古绒山羊的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均有极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绒山羊4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0个微卫星座位,对内蒙古绒山羊4个种群(阿尔巴斯、二狼山、乌珠穆沁、阿拉善)的176份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内蒙古绒山羊4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4个种群的期望杂合度(He)、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0.735 4~0.783 2、0.623 6~0.639 1、2.57~4.92;阿尔巴斯绒山羊与二狼山绒山羊遗传距离较近;阿拉善绒山羊与乌珠穆沁绒山羊遗传距离则较近.此研究为开展内蒙古绒山羊种质特性研究及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用自来航鸡研究了在育成期采用限制饲喂时间的效果。试验鸡在0~4周龄之内自由采食,4~24周龄饲养在25℃的恒温室内,每日12h照明并采用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的时间分成3h(18周龄以后为2.5h)、6h(10周龄以后不限时)、12h。结果限时饲喂使鸡生长变慢、体重变小,12h组与其它2组差异明显。4~24周龄公雏的3h组采食量是12h组的80%、母雏为84%:而4~24周龄各组间的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3h、12h组母雏的初产日龄分别为153d、137d,解除限时饲喂后4周时的3h组蛋重54g、12h组为50g,解除限时饲喂后10周时3h组产蛋率为70%、12h组为67%。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科尔沁细毛羊的育种工作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于1987年5月验收,6月正式定名。该品种羊的生理生化指标已经测定,羊毛主要氨基酸含量具体分析尚未进行,本文试图通过氨基酸含量的分析,对羊毛品质的影响提供参数,同时为该品种的继续提高提供一定的数据。一、材料与测试 (一) 材料:按测试标样的要求,采取测试毛样。 1、科尔沁细毛羊羊毛,为内蒙古哲盟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鲤鱼幼鱼粉状配合饲料为原料,以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7为最佳接种比例,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鲤鱼幼鱼粉状配合饲料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00%、水分含量50.0%、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4℃。在此试验条件下,测得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较未发酵组相比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用白色来亨鸡研究了育成期采用限制饲喂时间的效果。试验鸡在0~4周龄自由采食,4~24周龄饲养在25℃的恒温室内,每天12h照明并采用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的时间分成3h区(18周龄以后为2.5h)、6h区(10周龄以后弃掉)、12h区。结果限制饲喂成长变慢、体重变小,12h区和其他2区间的差异显著。4~24周龄公雏的3h区采食量是12h区的80%、母雏84%;而4~24周龄各区间的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3h区、12h区母雏的初产日龄分别为153d、137d,解除限制饲喂后的4周时3h区蛋重54g、12h区为50g,解除饲喂时间后的第10周3h区产蛋率为70%、12h区为66.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