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spinifex Cav.)是我国北方主要入侵植物之一,自然条件下具有出苗不同步的特性,生活史在时间上异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农牧业生产具有深远影响。为了探究少花蒺藜草营养和繁殖期时间及比例,物质分配和种子功能性状对生活史异位的响应,本研究通过建立野外原位试验地,采用人工播种刺苞的方式获得生活史异位的少花蒺藜草种群,观察并比较分析5个生育期下少花蒺藜草生活史性状和物质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出苗时间对少花蒺藜草营养期、繁殖期时间和生育期以及营养期和繁殖期时间占比有显著影响(P<0.05),随出苗时间延后,生育期逐渐缩短,繁殖期时间占比增大;生育期缩短显著降低了果穗生物量、刺苞生物量和数量,但对单刺苞质量无显著影响;少花蒺藜草茎叶比、根冠比和繁殖分配比在5个生育期下差异显著,生育期缩短导致少花蒺藜草茎叶比显著减小,繁殖分配和根冠比显著增大。少花蒺藜草通过调整其主要生活史性状和物质分配适应生育期缩短带来的不利影响,其生育期长度,物质分配和种子功能性状均有一定可塑性。生育期缩短导致的积温和降水等环境因子的限制可能是少花蒺藜草生活史性状和物质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长白山西南部地区(地理中心坐标:125°58′54″E、41°44′31″N)为研究区域,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代表研究区域主要植被特征的同一座山、同一海拔高度的阳坡和阴坡,各设置固定样地3块(20 m×30 m)。在两坡向样地内分别设置3个样方(10 m×10 m),阳坡3个样方蒙古栎样木分别为17、13、17株,阴坡3个样方蒙古栎样木分别为13、19、10株,在生长季晚期测量样方内蒙古栎样木胸径、树高;利用生长锥(内径5 mm)钻取样方内所有树木的微生长芯,利用Lintab6年轮分析仪还原树木历年胸径。利用异速生长方程,结合树木年代学方法,测算两坡向蒙古栎林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NPP);在生长季初,利用挖壕法在各样地中随机设置3个异养呼吸样方(1 m×1 m),样方内随机放置土壤环1个(环高5.0 cm,内径19.5 cm),利用LGR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配备土壤呼吸气室,观测土壤异养呼吸速率;结合微气象法,整合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及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数据,综合估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依据试验测试数据,分析坡向环境对蒙古栎林...  相似文献   
3.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入侵物种之一,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的科尔沁沙地是其入侵的重灾区,近年来呈逐步扩散趋势,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沙丘、草地、林地和农田4种生境中的少花蒺藜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少花蒺藜草表型性状分析比较,探讨了其表型特征和生物量分配对生境的响应,有助于全面认识少花蒺藜草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对揭示科尔沁沙地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亦能为其相关生态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生境对少花蒺藜草表型性状有显著影响,其表型可塑性较高,4种生境所有表型从大到小依次为农田>沙丘>林地>草地。2)同一表型的变异系数在不同生境中无显著差异(P> 0.05),但相同生境不同表型间差异显著(P <0.05)。3)生境对生物量分配有显著影响(P <0.05),4种生境中,农田生境的茎叶比最高,而根冠比和刺苞比最低。4)生境对根冠比的变异系数没有影响(P> 0.05),但对茎叶比和刺苞比有显著影响(P <0.05)。少花蒺藜草通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