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杂交粳稻港优1号属中晚熟品种,比对照港源8号增产显著,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在600 kg以上,效益明显。该品种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抗稻曲病,耐寒性强,灌浆快,适宜黄渤海稻区种植。通过早育早插,合理稀植,氮磷钾合理搭配,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水层管理以实现均衡高产。  相似文献   
2.
东港市杂交粳稻目前发展存在缺乏精品杂交稻组合、育种能力不足、制种产量不高、缺乏标准化繁育基地和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东港市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前种植的水稻品种仍以常规品种为主,导致本地区的水稻产量长期徘徊不前。90年代末成功引入杂交稻以来,为东港市水稻生产带来  相似文献   
4.
针对黄淮稻区推广的杂交粳稻组合品种退化导致的抗性降低、产量不稳定、纯度不达标的现实,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与天津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出杂交粳稻"5优280",一经投入市场,表现突出,成果显著。从丰产性和抗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杂交粳稻"5优280"在黄海稻区的优良表现以及在本地区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港源97是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以港源8号为母本,辽星一号为父本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经7年8个世代定向培育,即2002年有性杂交,2002年秋季到海南异地加代,以后每年进行选择优良单株,经连续分株(系)种植选择,于2007年基本稳定。经场内两年品种比较及一年生产试验,表现抗病、高产、优质。2010~2012年以东示19号命名参加辽宁省水稻晚熟组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辽宁省水稻晚熟组生产试验并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杂交粳稻"5优280"在黄海稻区表现突出而种子却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总结出其多年大面积制种经验,从合理播插期安排、适宜行比及插秧规格、强化田间管理、激素"九二○"的合理运用、花期预测与调解、人工辅助授粉、防杂保纯等方面阐述高产制种技术,全面提升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8.
港源8号是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以辽粳294为母本,丹粳4号为父本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系历经6年7个世代定向培育,即1999年有性杂交,同年到海南异地加代。第二年春种植F2代,秋季从中选择优良单株18株,后连续分株(系)种植,优中选优,于2004年基本趋于稳定。经场内两年品种比较及1年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