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半滑舌鳎源蜡样芽孢杆菌毒性检测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株鱼源致病菌L1进行了16SrDNA的鉴定、6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溶血素和4种胞外酶的定性分析以及半数致死密度测定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1为蜡样芽孢杆菌,携带与腹泻毒素相关的溶血素BL基因、肠毒素T基因、细胞毒素K基因、多效调控因子、非溶血性肠毒素5种毒力基因,不含呕吐基因;并且该菌分泌溶血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尿素酶;其对斑马鱼96h半数致死密度为3.26×10~8cfu/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本试验旨在从毒力基因和外毒素角度评估该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潜在致病性;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翘嘴鳜和斑鳜自交后代及翘嘴鳜♀×斑鳜■(正交F_1代)、斑鳜♀×翘嘴鳜■(反交F_1代)杂交子一代形态结构特征差异,检测了相似生长环境条件的同批次4种鳜鱼群体的形态结构参数,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4个群体间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反交F_1代斑点特征介于亲本之间,更偏向于斑鳜,而与翘嘴鳜区别明显,其中正交F_1代存在1条由背部向下延伸垂直于躯干的深褐色条带,而反交F_1代无此性状。4个群体的背鳍(D)、胸鳍(P)、尾鳍(C)鳍条数目差异显著(P0.05),存在重叠,不能作为区分依据,其中正交F_1代的综合杂交指数(Hi_1)更偏向母本,而反交F_1代(Hi_2)则居中间型。4个群体可量性状比值的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肝胰指数外,其他性状值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正、反交F_1代综合杂交系数(Hi_1′、Hi_2′)均偏向母本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正、反交F_1代形态最为接近,均偏向斑鳜,与翘嘴鳜差异较大。应用判别分析筛选出8个贡献较大的性状比值,构建判别式,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5.24%、81.58%、77.78%、84.72%,能够较好地判别4个群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