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乙酰丙酸对“巨峰”葡萄叶绿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乙酰丙酸,探究了乙酰丙酸对"巨峰"葡萄叶绿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乙酰丙酸能相对提高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稀释600倍的处理效果最明显,在幼果期喷施第4周后所有喷施乙酰丙酸处理叶绿素含量相对对照增加效果显著;喷施乙酰丙酸葡萄产量提高了5.1%~27.9%,喷施稀释600倍的增产效果最佳;喷施不同浓度乙酰丙酸使葡萄单果粒重提高了0.38~0.83g;喷施乙酰丙酸增加了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花青素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了葡萄皮的总酚物质、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利于葡萄色香味的增加,不影响果实维生素C和单宁酸含量,且以喷施稀释600倍的效果最佳。葡萄生产上,可以喷施稀释600倍的乙酰丙酸,以增产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玉米土壤肥力与施肥效应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燕  李水利  李茹  石磊  同延安 《土壤学报》2015,52(6):1430-1437
为了解陕西省玉米耕地土壤肥力和施肥状况,对2005—2009年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项目75个县7 416个土壤数据和913个"3414"肥料试验数据以及23 942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玉米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5.2 g kg-1、72.7 mg kg-1、19.7 mg kg-1和153.9 mg kg-1。其中,陕南秦巴山区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最高;关中灌区的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最高。在2000年,陕西省玉米氮肥(纯N)、磷肥(P2O5)和钾肥(K2O)的投入量分别为225.00、63.00和19.65 kg hm-2,分别较20世纪80年代提高了114%、500%和1 300%。全省玉米土壤氮素盈余60.0 kg hm-2;磷素和钾素亏缺4.5和166.5 kg hm-2。因此,建议今后玉米生产中适当减少氮肥投入,增加磷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滨海土壤盐渍化过程对氮转化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滨海盐土自然盐度梯度下固氮菌和反硝化菌的分布特征。【方法】在莱州湾南岸及黄河口采集自然盐度梯度(0.64%~5.18%)土壤样品,人为划分为低盐度(0.64%~0.76%)、中盐度(1.25%~2.39%)、高盐度(3.49%~5.18%)三个梯度,利用荧光定量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不同盐度梯度土壤中固氮菌(nifH基因)和反硝化菌(nosZ、nirS、nirK基因)的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固氮菌丰度在低盐区显著高于中、高盐区(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ifH基因拷贝数与土壤NO3-含量显著正相关(P <0.05),Shannon指数与土壤平均粒径(d0.5)显著正相关(P <0.05)。典范对应分析表明,nifH基因群落结构与土壤盐度显著相关(P=0.04)。反硝化菌在该区域盐土中以nirK基因型占主导,nirK、nirS和nosZ三种基因的拷贝数受盐度影响不大,但(nirK+nirS)/nosZ...  相似文献   
4.
李枝林  余朝秀  董伟  凌鸿  单燕 《农业与技术》2004,24(4):82-85,87
东方系列切花百合鳞茎栽培一次后退化严重,往往失去商品价值,而利用云南的特殊气候,选择适宜的栽植地再次培养6—8个月,能使种球固径增大5—10cm,个体重量增加8—69g,有的感官紧实度好,能形成品质较好的商品开花母球.通过探寻东方百合种球的可持续利用技术和应用于生产,对于促进我国百合花卉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西麦田土壤肥力与施肥现状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陕西省麦田土壤肥力和施肥状况,对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0个县186 415个土壤数据和1 580个"3414"肥料试验数据以及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麦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4.3g·kg-1、69.0 mg·kg-1、18.5 mg·kg-1和148.4mg·kg-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分别提高了33.6%、40.8%、176.1%和6.8%。在2000年后,陕西省小麦氮肥(纯氮)、磷肥(P2O5)和钾肥(K2O)的投入量分别为183.0、109.5和21.0kg·hm-2,分别比20世纪80年代提高了69.4%、160.7%和1 300%。全省麦田土壤氮、磷素盈余12.0和51.0kg·hm-2,钾素亏缺115.5kg·hm-2。虽然陕西土壤含钾丰富,但为了延缓土壤钾素亏缺和进一步提高磷含量(麦田的磷含量保持在25~35mg·kg-1较合适),建议今后小麦生产中适当减少氮肥投入,增加磷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