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西横县桑蚕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产业是横县仅次于茉莉花产业之后一大传统特色产业,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39.3公顷猛增至2004年的5800公顷,增长了147倍多;鲜茧产量由22吨增加到1.41万吨,增长了640倍;种桑养蚕已成为横县各乡镇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05年横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桑蚕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横县继茉莉花之后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了2005年全县桑园要达6666.7公顷,“十一五”期间桑园面积力争发展到1.0万公顷,蚕茧产量1.6万吨,成为我区乃至我国最大的优质蚕茧产区之一。尽管横县蚕桑产业近年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乡镇——蚕茧生产第一大基地云表镇。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仍存在着蚕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机制丝绵的产量占丝绵总份额的比例日益增长,而且占主导位置,从当前国内绝大部分机制丝绵工厂现状来看,符合要求的生态纺织品甚少,因此,研究机制丝绵生态加工技术显得十分迫切,大力推广节能、节水、高效、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的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从丝绵脱胶废水中回收丝胶,以减少可用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原料、加工过程直到消费过程满足生态方向的要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的、绿色的床上用品。.  相似文献   
3.
广西亚热带蚕丝产业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广西蚕丝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广西热带蚕丝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最后,展望了广西亚热带蚕丝业的未来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庄口与季节原料茧茧层丝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的桑蚕原料茧,春茧和秋茧5min、10min两个处理水平的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与蚕茧解舒率之间都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越大,蚕茧的解舒率越大。庄口和季节是影响广西桑蚕原料茧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的重要因素。而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与蚕茧解舒率在品种水平上则没有相关关系,也就说明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在品种间虽然有差异,但蚕品种并不是主要制约或影响蚕茧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同等饲养条件下,进行条桑育(试验区)和片叶育(时照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龄蚕条桑育比片叶育采叶用工节约15.21小时/张,条桑育使张种产茧、产值从片叶育的37.49kg、677.49元提高到42.74kg、775.15元,增长率分别为14.00%和13.97%。  相似文献   
6.
研究在南方高温多湿季节采用降温排湿措施对蚕茧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降温排湿措施的试验区比自然条件下的对照区平均温度降低1.13—3.11℃、平均湿度降低2.51%~5.02%、病死蚕数低57.4%、产茧量多4.8kg/张,在解舒率、上车率、匀净度、茧丝长、全茧量和茧层率等方面均比对照区高。表明在南方高温多湿季节采用搭凉棚、盖遮阳网、安装排风扇、开设地脚窗结合撒石灰、条桑育蚕等简便措施,能有效降低蚕房的温度和湿度,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