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2.
西江三角鲤(XijiangCyprinusmultiltaeniataPelegrinChevey)俗称江鲫、黄板鲫,主要分布于我国珠江水系和沅江水系,以及越南的红河、黑河、巴比湖等水域,尤以广西境内的红水河、郁江、柳江和左、右江等江段资源最为丰富,是广西江河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养殖开发前景十分看好。长期以来,西江三角鲤主要源于江河捕捞,可捕获量日趋减少。为增值保护这一名贵鱼类资源,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至2003年,广西水产研究所已经系统研究解决了包括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等内容的西江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殖种苗经初步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3.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1%;对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为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9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4.
巴西鲷学名小口脂鲤(Prochilodus scrofa),又称南美鲱鱼,是我国近年从国外引进的养殖新对象。本报道了巴西鲷人工养殖技术及相关生物学的试验结果,内容包括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以及不同类型的养殖技术,旨在为推广应用于养殖生产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角鲤(Cyprinus multitaeniata Pellegrin et Chevey)俗称江鲫、黄板鲫,主要分布于我国珠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其肉嫩、味美,为鱼中上品,是广西江河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为增殖保护这一名贵鱼类资源,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广西水产研究所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三角鲤野生鱼种驯化、亲鱼培育、人工繁殖等研究工作,2003年获重大突破,至2004年,系统研究解决了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成功繁殖鱼苗300多万尾。人工繁殖种苗经初步推广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三角鲤亲鱼培育与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7.
三角鲤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六须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采用混合使用DOM、LHRH-A2和HCG的方法,对在池塘驯养了2~4年的六须鲶亲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试验结果:催产的11批45组亲鱼中,顺产39组,催产率达86.7 %;收集鱼卵310.6万粒,获得受精卵244.6万粒,平均受精率78.8 %;孵出全长0.6~0.8 cm的鱼苗177.9万尾,平均孵化率达72.7 %;投喂丰年虫、水蚤、水蚯蚓、鱼肉等饵料,经17~25 d,培育出2.5~10.0 cm的鱼种114.3万尾,平均培育成活率64.2 %。试验还获得了具不同时期变态特征的胚胎发育图谱。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 mg·kg-1 DOM+10 μg·kg-1 LHRH-A2+1 000 IU·kg-1 HCG对六须鲶成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在水温23~26 ℃,微流水+充氧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孵化出六须鲶鱼苗;以浮游动物作开口饵料,按1 000~1 500尾·m-2的密度培育鱼苗,培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2006~2009年,从野生桂华鲮人工驯化培育入手,开展了桂华鲮的性成熟周期和个体生殖力等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桂华鲮可在池塘人工培育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初次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繁殖盛期为3月底至5月初,每年产卵1次,产沉性卵;成熟卵径为1.60~1.80 mm,吸水膨胀后为2.00~2.30 mm;3~5冬龄的桂华鲮绝对生殖力为1.31~3.12万粒,相对生殖力为18.6~23.0粒/g;绝对生殖力与体重、体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使用鲤鱼脑垂体(P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3种药物混合对成熟亲鱼注射催产,催产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由越南引进巴沙鱼鱼种进行了池塘训养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巴沙鱼较耐低氧,在20-36℃能正常生长,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易捕捞且抗病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