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低产毛竹林采取不同抚育经营措施,研究其改造低产毛竹林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深翻施肥能极显著增加低产毛竹林立竹株数、胸径生长量、竹林均匀度、整齐度等,林分结构也得以快速改善,达到笋竹两用林丰产结构指标;越是集约经营,改善毛竹林分结构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2.
于2008-2010年进行了木荷防火林带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木荷幼林施肥效果显著;氮和磷是木荷幼林树高及地径生长的主要因子,单施氮肥(N100kg/hm2)3a生树高生长增益为23.6%,地径生长增益35.3%;单施磷肥(P2O525kg/hm2、50kg/hm2、100kg/hm2),树高增益14.6%~22.8%,地径增益17.6%~29.4%;氮磷配合(N100kg/hm2、P20550kg/hm2),树高增益为34.1%,地径增益为39.7%,肥效指数为2.51;最佳的施肥组合及配比为100kg/hm2N、50kg/hm2P2O5、100kg/hm2K2O配合施用,3a生树高增益可达41.5%,地径增益可达48.5%,肥效指数为2.97。对木荷防火林带幼林进行施肥,既促进木荷早成林成材,又提高其防火效能,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3.
卢炳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549-7551
以小班的平均树高为立地条件的判定因子,选择土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和腐殖质层6个因子,通过数量化理论Ⅰ,构建了漳平市杉木林适宜性立地判定模型。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杉木生长和林地适宜性的影响均为显著状态,贡献大小依次为:腐殖质层、土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构建的模型适合于杉木林的林地适宜性判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抚育措施对石竹笋用林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集约经营程度对出笋期产生显著的影响,集约经营型比一般经营型初笋期早3个月左右,而一般经营型比粗放经营型早10 d左右;二是出笋量随着集约经营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一般经营型出笋量是粗放经营型的2倍,集约经营型出笋量分别是一般经营型和粗放经营型的4.1倍和8.6倍,石竹笋用林实行集约经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抚育措施对石竹笋用林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集约经营程度对出笋期产生显著的影响,集约经营型比一般经营型初笋期早3个月左右,而一般经营型比粗放经营型早10 d左右;二是出笋量随着集约经营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一般经营型出笋量是粗放经营型的2倍,集约经营型出笋量分别是一般经营型和粗放经营型的4.1倍和8.6倍,石竹笋用林实行集约经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