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梭梭是藜科植物,灌木或小乔木,主要生长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盐渍土及砾质戈壁上。梭梭是旱生、超旱生植物,抗风沙、耐干旱、耐盐碱,生态幅宽,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也是荒漠地区生产力最高的植物。自然分布于北纬36°~48°38’。东经55°~111°30’之间,在我国广泛布于内蒙古、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等。梭梭不仅是我国西北荒漠区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而且其材质坚硬,火力强,是优良的薪炭材,被誉为“沙漠活煤”;枝干是制取碳酸钾的重要原料;嫩枝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骆驼、羊喜食;根部寄生植物肉苁蓉为名贵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称。  相似文献   
2.
以克拉玛依市减排林区外围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植被的种类组成、习性及重要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减排林区外围以藜科植被种类最为丰富,其次为蒺藜科,种类最少的为柽柳科;由于藜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引起的,故藜科的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及重要值均在群落中处于最高位置。研究区荒漠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简单,寡种优势现象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新疆大沙枣全光照喷雾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全光喷雾”设备,对新疆南疆3个地理种源的4种大沙枣插穗在不同扦插基质下以GGR6号生根粉浸泡作为处理,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进行硬枝扦插育苗试验。试验优选了提高大沙枣硬枝扦插苗生根率及成活率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用生根粉处理的插穗中喀什1号沙枣的平均成活率最低,仅为72%,最高的是和田1号和阿克苏1号,为91%,但均比用清水处理的生长率高;GGR6号生根粉的最适质量分数为1.0×10^-4,最佳基质为A基质(40%黄土+30%细河沙+10%炉灰+10%锯末+10%羊粪);采用GGR6号生根粉浸泡处理4h以上,可以有效地提高扦插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植树造林是应对气候变化,减缓CO2排放的重要生物措施.在西部干旱区和田墨玉县的生态产业区开展野外调查,对区内土壤理化性质和人工植被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土壤容重值1.15~1.55 g/cm3,变异系数为9.75%;土壤的相对含水率最大仅为3.89% ;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是1.205 g/kg、0.081 g/kg、0.553 g/kg、20.762 g/kg、9.705 mg/kg、0.960 mg/kg和129.727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22.149%、35.615%、6.590%、6.187%、108.505 %、36.843%和53.894%,说明研究区内的土壤水分状况较差,普遍缺少氮和磷,钾含量较丰富但特定区域亦有缺少.大多数人工植被的先锋树种存活率大于60%,处于繁殖期.人工植被存活率较高,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需要及时引水灌溉和施肥.此外,小沙枣+新疆杨混交林和小沙枣+榆树混交林配置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量化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的固碳效益,为西北荒漠地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标准样地内树木的种类、株树、胸径、高度、盖度等,由此估算出该地区的固碳价值量及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效益.[结果]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共有活立木蓄积量1.43×106m3,现存生物量2.21×106t,固定CO2实物量3.60× 106 t,折合纯C量9.81×105 t,固碳价值量2.15×108元,年均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价值为32250元/ha.[结论]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CO2和O2动态平衡、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新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措施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处于干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城市周围又被沙漠、戈壁、荒山包围,在干旱、炎热、少雨、风沙大的环境中造林绿化,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经过多年的努力,园林绿化建设成绩显著,全区22个设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8%,人均公共绿地6.32平方米;67个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36%,人均公共绿地7.28平方米。在取得巨大  相似文献   
7.
新疆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又称西伯利亚云杉。是寒温针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西南坡,包括青河、富蕴、福海、阿勒泰、哈巴河、布尔津等县(市)境内。  相似文献   
8.
牧草对塔里木河上游灌区盐渍土的适应和改良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南疆地区的农业系统一般是靠灌溉来维持的,以沙井子地区为例,长期的灌溉使得土地的次生盐渍化发生较为严重,成为制约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传统的洗盐压碱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是耗水量大,且容易使土壤积聚大量盐分,一旦停止洗盐会造成大量土地由于盐分较重而无法恢复植被,易形成沙尘源。本研究用生物防治盐碱化方法进行试验,即选用抗(耐)盐的牧草——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和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在生荒地和盐碱地上种植,通过植物的耐盐、吸收盐碱和改善土壤结构而达到治理盐碱的目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种植牧草,不仅可以降低土壤0~60 cm的含盐量,控制地下水位过快上升,还可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度,得到一定的牧草产量,可以有效地促进灌溉区盐渍化土地的生态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