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卢胜涛  王金增  谢松 《绿色大世界》2012,(4):273-274,276
以废旧铁刨花和煤基活性焦为基质,利用微电解法对棉浆黑液进行了预处理,对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处理前后的介质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铁屑和活性焦为基质的微电解法对棉黑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处理前后废旧铁刨花表面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谢松  付兴亮  曲瑾  王佳  卢胜涛  柳峰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21-1122,1125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TNT)对斑马鱼(Danio rerio)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为评价TNT的毒性效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4.0 mg/L)的TNT对斑马鱼肝和鳃中ATP酶、头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肝中谷胱甘肽(GSH)活性的影响。[结果]肝和腮组织中的ATP酶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肝中GSH的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头中LDH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酶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随不同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同,但变化缓慢。[结论]用斑马鱼肝和腮组织中酶活性作为毒理学指标能较好地评价TNT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三硝基甲苯对斑马鱼半致死浓度和致畸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了三硝基甲苯(TNT)对斑马鱼的单一急性毒性,结果显示三硝基甲苯24 h-LC50=3 711.33μg·L-1.另外还观察了三硝基甲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随着三硝基甲苯浓度的升高,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增加.当三硝基甲苯浓度在927.76μg·L-1以下时,胚胎的孵化率稳步下降而畸形率变化稳步上升,而当浓度大于927.76μg·L-1时,胚胎致死率激增,孵化率随之下降,畸形率明显增加,当浓度达到3711.04μg·L-1时胚胎出现全致死效应.实验证明了三硝基甲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较成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用煤基活性焦作为吸附介质对精制棉黑液进行了吸附研究,并对吸附前后的活性焦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煤基活性焦对精制棉黑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最大单位吸附量可以达到106.4mg/g,COD最大去除率可以达到78.8%。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活性焦吸附前后表面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证明煤基活性焦对精制棉黑液来说是一种理想的吸附介质。  相似文献   
5.
为精确预测水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ATTN)和改进的K-means聚类-基于残差和批标准化(BN)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水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预测模型。首先,根据环境数据的相似性,使用改进的K-means算法将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类别;然后,在BiLSTM基础上构建残差连接和加入BN完成高层次特征提取,利用BiLSTM的长期记忆能力保存特征信息;最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突出不同时间节点数据特征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改进的K-Bi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238、均方根误差为0.32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035,与单一的BP模型、CNN-LSTM模型、传统的K-means-基于残差和BN的BiLSTM-ATTN等模型相比具有更优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