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金龙玉珠是安徽省金寨县所生产的一种地方特种绿茶。就该茶加工过程中做形温度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次做形温度各设3组处理。第1次做形温度设置(190±10)℃、(160±10)℃和(130±10)℃高中低3组;第2次做形温度设置(130±10)℃、(100±10)℃和(70±10)℃高中低3组。结果表明,第1次做形,低温处理品质显著好于中温和高温处理,低温处理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茶汤滋味的改善。第2次做形,中温处理品质最好。在一定范围内茶样香精油含量随做形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因此,在金龙玉珠茶加工过程中,第1次做形和第2次做形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30±10)℃和(100±10)℃,此时成品茶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乌龙茶加工中“包揉”工序劳动强度,采用“包揉加锅炒”造形工艺代替传统的乌龙荼“包揉”工艺.比较了不同锅温(60℃、70℃和80℃),炒板摆幅(大幅、小幅)与摆速(57、67 r·min-1)及投叶量(3.7、4.2和4.7 kg)对乌龙荼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了锅炒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投叶量为4.7 kg,锅炒温度80℃,小幅摆速为67 r·min-1处理的乌龙茶内含物质丰富,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条形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焙火工艺的最适宜温度,试验以足火后茶样为材料,设定高温(140℃)、中温(130℃)和低温(120℃)3个不同的温度进行焙火。结果表明,随着焙火温度的升高,各处理样的茶多酚、氨基酸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咖啡碱和多糖的含量减少不显著。中温焙火处理茶样的香气指数比低温处理和高温处理分别高6.09%和43.48%。感官审评结果亦表明,中温焙火处理的条形乌龙茶香气高长,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