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掌握湟水河的污染状况。[方法]对湟水河电力小区桥监测点进行36 h连续水质监测,1 h监测1次,测定氨氮、亚氮和硝氮浓度。[结果]氨氮、亚氮、硝氮单因素分析结果是全天的变化各不相同,氨氮全天超标,呈凌晨到上午较低、中午到深夜较高的规律。亚氮在Ⅰ~Ⅴ类波动,无明显变化规律。硝氮浓度是达标的,变化无明显规律。[结论]氨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氮化合物含量的相关信息,基本能够反映湟水河水体中氮化物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砂粒作为吸附剂,以湟水河河水中的氨氮为吸附质,研究砂粒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开展吸附等温试验,以3种典型模型进行参数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和BET模型对砂粒吸附氨氮的过程拟合较好。开展吸附动力学试验,以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拟合,发现这2个模型拟合得到的平衡吸附量值均与试验所得数值非常接近,但相比而言,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开展吸附热力学试验,以Van’t Hoff方程进行参数拟合,得出吸附反应的ΔG为负值,说明该吸附反应可自发进行,ΔH也为负值,说明砂粒对水中氨氮的吸附为放热过程,ΔS为负值,说明吸附过程降低了固液界面的混乱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