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剩余法探讨河南省玉米生产循环波动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978-2010年河南省玉米生产经历了1985-1992年、1993-2003年2个古典型循环波动,波动幅度较大,分别为0.28,0.20.其中,玉米单产是影响总产量波动的主要直接因素,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玉米市场的供需状况、气候条件和生产技术的改进等是影响总产量波动的间接因素.由此可知,在未来河南省玉米生产的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加大生产投入,稳定单产,促进河南省玉米生产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城市为样本,考察2001-2009年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通过对Malmquist指数的分解进行分析,研究河南省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推动河南省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国内农产品连年丰收、供给充足,这些都为种植业新一轮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为此,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种植业生产结构、农民收入情况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本轮种植业结构调整应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鼓励粮经轮作和种植饲料作物,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产业结构,推进六次产业发展,并通过以市场为导向、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加工业与物流服务业等方式顺利实现此次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