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研究稻油轮作体系有机肥对水稻、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低量有机肥(4 500 kg·hm -2)对水稻、油菜产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容重无显著影响;化肥配施中量、高量有机肥(9 000、13 500 kg·hm -2)有效提高了水稻、油菜产量及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化肥配施中量、高量有机肥是提高稻油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土壤综合肥力的有效措施,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和施肥成本等因素,建议稻油轮作体系有机肥用量为9 000 kg·hm -2。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浙江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大力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实现了由"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再向"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转变,推动农业走上了以"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突显人力资源优势"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发展路子,加快了浙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作为反映三农工作的农业电视节目也迅速崛起,一个个农业频道相继开通,一大批农业电视节目精彩亮相。笔者通过近些年从事农业电视宣传的实践,体会到农业电视节目在沟通城乡联系、统筹城乡发展上能起到较好的桥梁作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媒体。  相似文献   
4.
近日,浙江省农业厅公布了一组数据:浙江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3.19亿元,提高到2008年1780.01亿元,增162.3倍,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98公斤,提高到2008年的407公斤;更重要的是,该省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迈进。  相似文献   
5.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近20年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分析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系统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并从耕地质量、政策扶持、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保障浙江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诗  厉宝仙 《蚕桑通报》1996,27(3):41-42
家蚕曲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省农业厅原蚕种场陈诗,厉宝仙家蚕曲霉病是因曲霉菌寄生而成。其病原曲霉菌是曲霉菌属的一类真菌,它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特别是它腐生性很强。它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对家蚕有寄生性且属于曲霉菌属的曲霉菌有14种之多,其中有9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快速发展。红鳌螯虾作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发展前景广阔。研究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对今后合理调控稻虾共作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优化施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水稻单作和水稻-红鳌螯虾共作2种模式,研究2种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动态变化,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稻单种模式相比,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土壤氨态氮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24.16%和48.10%;土壤的硝态氮、速效钾、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降低了1.00%、16.40%、3.93%、16.59%和52.80%。稻米产量和品质方面,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的水稻实际产量有所降低,但是可以降低稻米垩白度,稻米品质整体优于水稻单作模式。综上所述,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可以增加稻田土壤氨态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稻田活性碳库含量,降低稻米垩白度,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8.
浙黑甜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花育51号为母本、云南四粒黑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的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好、抗病性强、黑色种皮、口感微甜等突出特性。2020—2021年连续2 a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为3 892.95 kg·hm-2,籽仁平均产量为2 817.30 kg·hm-2,分别比对照小京生增产30.37%和36.27%。浙黑甜1号蛋白质含量27.1%,粗脂肪含量45.8%,油酸含量76.9%,油亚比(O/L)12.05,抗叶斑病、青枯病,中抗锈病。该品种于2023年1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春播及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稻虾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发展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浙江稻虾(小龙虾)模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也存在产品产量低、重虾轻稻、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根据浙江省稻作制度的特点,创新了一种不开挖环沟、不破坏稻田结构和土壤耕作层的稻虾高效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增加了一季小龙虾的收入,不影响水稻产量,且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配套开展了“公司+农户+季节性流转”的发展经营模式,以县(市、区)域为单位,按共生与轮作面积1∶4~5的配置发展稻-小龙虾种养,实现了稻虾模式稳定的苗种供应,提升了稻虾种养的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稻虾产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稻虾高效绿色种养模式是稳粮增效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浙江鲜食玉米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婧  张慧  厉宝仙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679-1681
分析浙江鲜食玉米的生产现状及特点,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浙江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对策。即强化鲜食玉米高新技术研发,做好科技支撑;促进鲜食玉米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做好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生产加工经营主体,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