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本研究以白灵1号为供试菌株,通过对菌丝萌发时间、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不同谷物(脱壳与不脱壳)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脱壳与否,白灵1号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是脱壳高粱培养基,长势评分最好,为5分,平均生长速率最大,达5.892 mm·d-1,菌丝生长指数为29.44,其次为不脱壳的小麦和高粱培养基,最不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是水稻培养基,长势评分为1分,菌丝生长指数为1.75。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中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玉米干种子胚、幼芽和幼苗为材料提取DNA,并对所得DNA的纯度和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利用玉米干种子胚提取的DNA质量及分子量大小与幼苗法相当,完全可以满足SSR分子标记对玉米杂交种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配方B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最旺盛,长势最强,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可以达到4.64 mm/d;其次是配方C、配方A、配方D;添加麦粒的配方E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为1.23 mm/d,但其菌丝长势较强。  相似文献   
4.
强盛62是由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玉米育种部于2003年以自选系3412为母本,924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紧凑、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经过2007~2008年山西省早熟玉米区试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抗病抗倒、早熟等特点,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SSR标记技术分别筛选出玉米杂交种强盛16、强盛9、强盛62、强盛11的特异引物,建立了4个品种的种子纯度鉴定试剂盒。试验表明,应用此试剂盒可快速、有效地鉴定4个杂交种的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山西省较为丰富的果木资源,解决香菇产业栽培资源短缺问题,本试验选择香菇‘K5’为试验材料,以杂木、桑木、苹果木和枣木为栽培基质,测定并分析了子实体和菌棒中的有机质含量及香菇产量。结果表明:4种果木屑均可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且香菇产量和子实体中的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枣木基质生产的香菇其产量和有机质含量均比其他果木基质要高,而且能更多的利用菌棒中的有机质。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种可以考虑使用枣木代替传统的阔叶树木屑。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野生羊肚菌资源,并探讨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本试验以QYY、XF、JJZ羊肚菌为供试菌株,以菌丝长势、密度、均匀度、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7种碳源对3种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羊肚菌菌丝对供试的7种碳源均能利用,表明羊肚菌对碳源的利用谱较广。而不同产地的羊肚菌对碳源的利用各不相同,QYY、XF、JJZ羊肚菌的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甘露醇、葡萄糖,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7.28、 8.22、 3.94mm/d,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36.39、41.11、15.78。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羊肚菌生产中存在的产量、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明确羊肚菌发生与土壤环境的关系,选取一处连续3 a自然发生羊肚菌的人造林场,测定并分析了该地羊肚菌发生处不同距离(0、50、100 cm)不同土层(0~5、5~10 cm)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0~5 cm土层,与羊肚菌未发生处相比,羊肚菌发生处土壤pH值较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较高;羊肚菌发生处上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下层土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羊肚菌发生地土壤pH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SR分子标记是继形态、细胞和生化标记之后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主要阐述了SSR分子标记的原理及其在指纹图谱构建、杂种优势群划分、玉米自交系遗传变异研究、玉米新品种纯度及真伪的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其在玉米种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白灵6号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氮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有较广的氮源适应性,菌丝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丝生长指数均表现为添加有机氮源的培养基优于添加无机氮源的培养基;且有机氮源以添加蛋白胨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情况最好,菌丝浓密、颜色浓白、生长指数达19.82,是实际生产中氮源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