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的介入程度、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和心理方面存在的转型与适应问题,从农村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角度探究其不同阶段的工作适应程度及特点,以期为大学生村官适应农村生活、村官工作及其自身价值提升提供参考,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邻里的概念《周礼》中有记载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农村家庭与邻里的交往具体到场景来说,可以分为仪式性和非仪式性两类。仪式性交往通常指通过庆典式的设宴或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合进行的交往活动。非仪式性的交往指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其交往活动不如仪式性交往引人注目,但它对乡土社会生活意义的创造以及社会网络的构造强化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变迁,部分村落被拆,搬迁至新的楼房,形成了新的邻里空间关系,原有的交往方式也产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