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土壤改良的角度.以耕地主导障碍因素和改良主攻方向为依据,重新将贵州省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稻田、渍潜排水型稻田、瘠薄培肥型稻田.对各种中低产田类型特征进行定义,提出以工程措施、耕作培肥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套的方式进行中低产田改良治理,以基础地力条件变化、地力升级作为中低产田改良尺度,并以此为标准.实施了《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综合技术应用》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
铜仁地区栽培甘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省甘薯主要的集中产区。2006年以来,在以精制甘薯淀粉及系列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带动下,高淀粉甘薯产业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区淀粉型甘薯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91万hm2,占全区甘薯种植面积的37.2%。为了推行淀粉型甘薯标准化生产,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3.
旱坡耕地梯改综合措施效果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产的基础是耕地,耕地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贵州山地丘陵区的耕地中,旱坡耕地占有较大的比例,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1992—2004年,利用WFP5181项目资金,开展了旱坡耕地梯化改造,结合综合措施,以增大土壤接纳降雨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对表土层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逐步培肥土壤,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结合定位监测,探索其改土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当前生产实际,2012-2013年在贵州省的金沙县安洛乡、玉屏县朱家场镇、荔波县朝阳镇、黄平县浪洞乡,以脱毒马铃薯中薯系列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目前贵州省脱毒早熟马铃薯不同覆盖物(黑色农膜、稻草)及肥料(缓释肥料、单质混配肥料)处理进行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比覆草、施用缓释肥比施用混配肥更能优化马铃薯的农艺性状,有利于其生长,同时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可见,在马铃薯生产中,应该根据生产实际,适宜的运用免耕覆膜栽培和缓控释肥料技术,以实现马铃薯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生物固氮菌肥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湖牌"氮源"菌肥是一种共生性广谱生物固氮菌剂,是从自然界采集固氮活性强的菌种进行筛选、诱变、组合、复壮培养而成,克服了固氮菌对寄主的专一性.据资料介绍,在各种主要作物上施用该菌肥,可在减少氮素化肥15%~30%的情况下,确保作物增产7%~30%.为探讨、验证该菌肥肥效,寻求氮化肥的替代产品,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我们于1998年在印江和玉屏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贵州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的科技成果,对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的区域特点、类型、主导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类,并根据中低产田类型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中低产田土的障碍类型和改良主攻方向,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渍潜排水型3种类型,根据中低产田类型特征和改良对策,采取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采取完善配套工程、耕作培肥和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了以治本和治标相结合,土壤改良技术和农业增产技术相结合,注重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培肥熟化土壤,当年改造受益,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生态条件,增强稻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础地力水平;开展了6类试验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类型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地力0.5~1.5个等级,达到改土培肥、改善农产品质量,增产增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