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利用纤维丝补强土技术,将河道底泥作为河道生态护岸的原料,可实现底泥的资源化处置及河道护岸的生态化。选取锚杆粗细程度、锚杆安插密度及纤维丝添加量3项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组合,通过自主研发的剪切拉力运动模型对纤维丝底泥补强结构进行剪切拉力试验,研究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底泥补强结构抗剪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项因素从不同方面对底泥补强结构的抗剪性能起到了加强作用,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抗剪强度达到最大的组合为锚杆粗10 mm+锚杆数3根+加丝量1.3 kg/m^3。试验结果可为边坡稳定性计算及底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复杂结构土壤的抗剪试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连续纤维丝加筋补强植生技术抗剪抗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纤维丝补强土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具有适用广泛、抗剪及抗侵蚀强且更易于植物生长等优点。通过直剪试验和边坡模型抗雨水冲刷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纤维丝含量对加筋补强植生土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及纤维丝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剪试验中共设置4种纤维丝加入量(0、100、200、300 g/m~2)和2种基质配方(以原料土为主要成分的配方A、以原料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要成分的配方B),边坡模型抗雨水冲刷模拟试验共设置了2种纤维丝加入量(0、300 g/m~2)和2种边坡坡度(30°、60°)。试验结果表明,纤维丝对2种基质配方均有较好的补强效果,且对配方A和配方B摩擦角■的影响程度均较小。对配方A而言,黏聚力C随着纤维丝加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纤维丝用量为200 g/m~2时,C值达到最高;而对配方B而言,黏聚力C随着纤维丝加入量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纤维丝的最优投加量为300 g/m~2。在边坡模型抗雨水冲刷模拟试验中,纤维丝的加入有利于边坡的加筋补强。对于60°的陡坡而言,不加丝的边坡在418 s后即崩塌,而加入纤维丝的边坡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具有高效解磷解钾能力、适宜作为菌肥生产菌的根际促生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稀释培养法针对性地筛选具有解无机磷、解钾能力的根际促生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比较其解磷解钾效果,筛选出无拮抗的菌株并发酵菌液作为菌肥应用。结果表明:多个细菌菌株中,b6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解无机磷活性较强,b7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taginosus)解钾活性较强。复合菌肥在实验室盆栽条件下对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促生效果显著,但其肥效与化肥仍有差距,可搭配减量化肥施用,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边坡生态修复又称生态护坡,边坡工程上常见的生态护坡技术有:挂三维网客土喷播、挂铁丝网客土喷播、土工格室绿化、植生袋等,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纤维丝补强土植生技术也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工程师们渐多的尝试推广,但因受限于设备及系统操作和施工的复杂性,成本较高,仍停留在中试或小规模示范阶段。通过对射流式喷丝植生系统的研发和其工艺的研究,以期推动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普及,从而为降低高陡边坡治理的难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废物在处置过程中除了应当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等固体废弃物处置基本原则外,还应根据不同生物质废物的特性选择最佳的处置方法。其中,堆肥技术既是生物质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也是资源化利用技术。因此,生物质堆肥在当前生物质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中至关重要,功能膜覆盖式堆肥是为防止堆肥过程中臭气逸散和缩短发酵周期而产生的最新型环保堆肥技术。本文阐述了功能膜的发展历程,介绍了MOR功能膜特性及膜覆盖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6.
连续纤维丝补强土植生工法由于具有优越的边坡抗剪性能,特别是采用环境、生态与景观相融合的边坡保护工法,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兴趣,因为其具有整合成本、资源、美学、生态等多方面的优点。但对于其抗剪、抗侵蚀的机理、机制尚无系统性研究,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方法的欠缺也影响了该工法的应用推广,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抗剪机理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利用景观影响度(LED)作为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天津滨海盐碱土进行培养,筛选出较佳的改良方案,为滨海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磷石膏(A)、聚丙烯酰胺(B)、园林废弃有机物(C)3种改良剂,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研究组合改良剂对天津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应。[结果]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增加养分含量。其中对土壤盐分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磷石膏(A),最佳方案是A_2B_1C_2;对土壤结构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聚丙烯酰胺(B)与园林废弃有机物(C),最佳方案是A_2B_1C_1;对土壤养分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园林废弃有机物(C),最佳方案是A_3B_2C_3。[结论]磷石膏、PAM、园林废弃有机物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的最佳配方为A_2B_1C_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