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加拿大粮油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立法基础、标准现状、管理机构及职责、运行机制与分级程序,介绍加拿大粮油农产品分级的先进制度及成功经验,对比分析中国粮油农产品质量分级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中国粮油农产品质量分级体系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产品与食品概念的分析,以及从食物生产环节的角度探讨农产品与食品范围的界定,以满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分段管理"的需要.同时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的内涵,指出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干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选择公共政策时应侧重于农产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像和逐步回归客观评定冷却猪肉肉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开发准确、快速的猪肉肉色质量客观评定方法,研究了数字图像处理和和逐步回归模型对冷却猪肉肉色客观评定分级的效果.对宰后冷却24 h的猪删体,切开第3~4肋骨间背最长肌,发色60 min,数码相机获取数字图像处理后提取断面肉色参数(L *、a *、b *、Chroma、Hue angle).提取的80头猪胴体背最长肌肉色参数经逐步回归建立了肉色评定模型.结果表明,数字图像处理后提取肉色参数建立的逐步回归模型评定冷却猪肉肉色分值的效果优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若以|评定肉色分值-感官肉色分值|≤0.3为评定正确判断标准,前者评定正确率为78.8%,后者为60.4%; 前者与本试验评定正确率最高的单个感官评定人员相比(78.2%),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数字图像处理可有效地对冷却猪肉肉色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4.
经过中国昆虫学会和中国科协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的精心筹备,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于1992年6月28日—7月4日在北京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自74个国家(地区)的3412名昆虫学家出席了大会,其中外国代表1784名,国内代表1628名(包括台湾省代表82名)。规模之大为历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之最。 大会开幕式于6月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朱弘复教授致开幕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  相似文献   
5.
叶志华 《植物保护》1992,18(5):33-34
我国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因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暴发而严重减产或失收,为了防止和减轻此类生物灾害,我国植保工作者多年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各类生物灾害的发生规律,努力研究控制或减轻有害生物致害致灾的关键技术,并在治理过程中总结推广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减灾措施。一在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概述了作者对70年代以来该学科发展现状和前景的一些认识。 一.学科现状 “我国自70年代中期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以来,有关农作物病  相似文献   
6.
通过稻田种植秋大豆不同施肥试验 ,指出稻田种植秋大豆氮磷及氮磷钾配施比单施氮的产量效益高 ,以施纯N 75kg/hm2 、纯P2 O53 6kg/hm2 和纯K2 O 37.5kg/hm2 为最佳经济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桑蚕抗病育种是当前生产上迫切要求组织力量攻关的项目,八十年代初召开全国第一次桑蚕抗病育种座谈会以来,各地区、单位对于桑、柞蚕的抗性资源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和鉴定;对桑蚕抗病品种的遗传规律及抗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左优红"山葡萄继代试管苗的叶片、叶柄、茎段为试材,进行了器官再生不定芽的研究,以期建立山葡萄‘左优红’离体再生体系,进一步为遗传转化操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附加6-BA2.0 mg/L+IBA0.05 mg/L,暗培养21 d最适合山葡萄组培苗诱导及分化;不同离体器官中,叶片没有再生出不定芽,茎段、叶柄均再生出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为10.6%和1.5%。  相似文献   
9.
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人类和环境生物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从防治效果看,温室内黄瓜叶片上喷雾施用异菌脲(0.562kg·hm^-2)、嘧霉胺(0.450kg·hm^-2)和啶菌恶唑(0.070kg·hm^-2)对黄瓜灰霉病(Botrytiscinema)的控制效果均达到70%以上;喷雾施用氟硅唑(0.056kg·hm^-2)、嘧菌酯(0.141kg·hm^-2)、醚菌酯(0.141kg·hm^-2)和腈菌唑(0.028kg·hm^-2)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fuliginea)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从危害水平看,除百菌清外,根据其他几种备选农药相关参数计算得到的危害水平值均低于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防效试验和危害水平对比相结合说明,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异菌脲、嘧霉胺、啶菌恶唑3种药剂可以代替多菌灵,而氟硅唑、嘧菌酯、醚菌酯和腈菌唑4种药剂可以代替甲基硫菌灵,分别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和黄瓜白粉病,从而降低由这两种药剂使用而造成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需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目标。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对农产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越来越多.指标越来越严:科技的发展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对农业科技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审时度势.及时组建了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在此,就这个新的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和学科发展思路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