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8篇
综合类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风暴潮对浙东沿海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997年11号台风引起的台风暴潮对浙江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海水浸泡的影响,土壤和农用灌溉水含盐量显著升高,浸泡72小时及72小时以上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达1.27%和1.38%,在海水倒灌发生后8天农用灌溉水表层、3m、6m和10m深层水含盐量分别为2.36‰、3.22‰、3.84‰和4.03‰,尽管海水退或后各深层水含盐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仍维持在2.25‰左右,二者含盐  相似文献   
2.
浙东沿海台灾受咸地冬季作物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浙东沿海因台风暴潮农田受咸这一突出问题,研究了8种冬作物对受咸地土壤的适应性。结果表明,8种作物的抗盐碱性从强到弱排序为:豌豆〉蚕豆〉大麦〉青菜,萝卜〉油菜〉小麦〉紫云英。通过翻耕可以明显降低受到地封的含盐量。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开发休闲观光型农业的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休闲观光型农业的涵义和国内外发展概况、浙江省开发休闲观光型农业的条件与对策及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指出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适度开发休闲观光型农业,对于丰富城乡居民业余生活,提高农民收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以杭州市浮山综合生态场为例,介绍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分析了该场沼气工程的设计和系统结构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1983~1993年该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能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绿色食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与内涵、绿色食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开发绿色食品的理论基础,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现,二是相辅相成,将共同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从中南地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实际出发,将生态农业工程分成7种基本类型,统计分析了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工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南地区各试点县生态农业工程建设的平均项目数为9.5项,平均工程类型覆盖度为77.9%,农田种植业为主的工程所占的比重最大,乡镇企业工程所占比重最小。并以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工程所占的比重为聚类指标,将该地区11个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分为6种类别,进而分析了不同类别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区域分布特点,提出了各区域生态农业工程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997年11号台风引起的台风暴潮对浙东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海水浸泡的影响,土壤和农用灌溉水含盐量显著升高,浸泡72h及72h以上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达1.27%和1.38%;在海水倒灌发生后8d农用灌溉水表层、3m、6m和10m深层水含盐量分别为2.36‰、3.22‰、3.84‰和4.03‰,尽管海水退落后各深层水含盐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仍维持在2.26‰左右,二者含盐量均远超过农业生产标准。进而提出了清理枯株、深沟翻耕、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实施栽培管理措施等恢复受咸农田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黄渭灿农户的“菱—茭—鱼”种养模式为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该模式的设计与布局,管理技术要点,并重点对物质和资金的产投状况,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0.
套种黑麦草对桃园近地层水热环境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桃园套种黑麦草对近地层水热环境及其梯度的影响,并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状态下,自然裸露区域桃园的这气温度日较差,日极端最高温度和20cm高度处的空气平均温度均高于黑麦草套种区,空气湿度则黑麦草套种区明显大于自然裸露区。但这些差异均随着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自然裸露区和黑麦草套种区不同高度的空气平均温度在阴天条件下,20cm高度处2个区域的绝对差异为0.7℃,200cm高度仅处为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